新疆吉木萨尔县中医医院
摘要:护理人员常因争分夺秒的抢救,加上预防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存在较高的职业暴露[1]。将导致护理人员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及损害,因而,加强管理,落实防护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将有效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
急诊科护理人员因从事临床护理活动暴露在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中,其直接或间接地对护理人员健康构成损害。急诊护理人员感染途径多,加之急诊工作环境不佳,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容易造成健康损害[2]。
1职业暴露概述
1.1职业暴露的概念
职业暴露(OccupationalExposure),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叫职业暴露。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2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2.1生物性危险因素
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主要有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和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它们广泛存在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中,可以通过与患者的直接和间接接触而感染,它们通过血液传播一次即可造成感染。
国内调查显示80%以上的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头刺伤,被HI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0.3%的感染机会;HB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6%~30%的感染危险;被HCV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3%~10%的感染危险。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统计局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工作时被HAV、HBV、HCV及其他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的人数呈上升趋势[3]。
2.2心理因素
急诊科工作复杂性、突变性、紧张性、应急性等特点,加之急诊科工作环境差,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愿到急诊科工作。由于编制不足,护理人员常超负荷工作,尤其是轮夜班勤,夜班在岗护理人员少,夜间急诊多,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患者发生意外[4]。护理人员经常接触垂危、死亡以及那些死无完尸、面目全非的刺激,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心理负担加重,心理紧张反应增强,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惫,致使对自我防护功能和意识减弱,易发生职业暴露。
2.3职业因素
急诊科服务对象是急、危、重症患者,涉及法律纠纷及暴力事件多、抢救及管理任务重的科室[5],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同时,急诊科兼管“120”急救工作,院前救护的随机性强、紧急、环境条件差、流动性大、病种多样,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和投诉的地方,急诊科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
2.4患方因素
面对病人和社会对医院要求日益增高,护理人员在抢救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家属的心理感受。患者及家属救治愿望迫切,心情急躁,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环境不了解,一旦护理人员工作难以满足其要求,容易出现过激行为,而当护理人员忙于急救时,往往忽视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心情,易使患者和家属产生“急诊不急”的感觉,甚至发生冲突。
2.5医院投入
据调查,大部分基层医院甚至为了节约开支和成本,根本就不注重防护设备的购入。如临床大量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都没有安全保护装置。安全留置针、无针连接系统、正压输液针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护理用品和设施在基层医院都很难普及,更不要说随手可得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连起码的防漏、耐刺、密封的锐器收集箱也很难被使用。
3防护措施
3.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和管理
护理人员本身的防护观念滞后,对于职业暴露的危险,没有全新的认识,认为只要自己注意就行了,防护意识淡薄,有些缺乏基本的防护经验,很多操作未规范流程,未按要求进行防护;很多日常工作制度不完善,对职业伤害的重视程度不够,未建立严格、正规的报告制度。职业安全培训和管理成了职业暴露防护的首要原因。
3.1.1加强自我保护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避免怕难、图省事、图简单的思想,以此减少职业暴露,有效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
3.1.2规范制度
严格执行《护理人员条例》,权力与义务并重。护理人员执业,给予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护理人员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
3.2改进医疗设备
3.2.1应用屏障防护用具
对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和粘膜暴露危险时,应实施屏障保护,做介入性检查和治疗均应戴手套和口罩,遇特殊感染病人应穿隔离衣,带防护眼罩。守护病人做CT、拍片时,护士应穿铅衣,预防X线的伤害。积极开发各类先进、安全、价廉的医疗器械,普及使用可自动回套针头的注射器和自毁式注射器[6]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漏、耐刺、密封的环保型锐器收集箱,推广使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和真空采血系统,防止被锐器划伤或刺伤。美国CDC(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估表明: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预防的[7]。
3.2.2预防化学性防护
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并严格按规定进行使用,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前,应先了解该消毒剂的性能及不良反应,进行消毒操作时戴手套,可以有效避免皮肤与消毒液的接触,以防灼伤皮肤。
3.2.3预防职业暴露
安全使用锐器,制定和完善避免锐器伤的防护措施,用过的针头和锐器放入锐器盒,不回帽,避免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忌直接传递针头及锐器,在处理锐器时,应戴手套,专注细心,避免锐器伤,一旦发生锐器刺伤或划伤,应立即在伤口旁端挤出血液,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后用敷料包扎,并抽血做相关检查,上报院感染科,并进行随访观察。
3.3心理干预
3.3.1举办专家讲座
医护人员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抑郁症,护士的自杀比例也呈上升态势。在我国,由于紧张的医患关系和执业环境等影响,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状况同样令人担忧,需要个人、组织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才能使医护人员减轻压力。只有及时做出调整和疏导,护理人员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恢复工作热情。
3.3.2自我调整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及休息,合理补充营养,增加人体抵抗力,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方法,以减轻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以最佳心理状态投身护理中,减少损害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琼芳,王惠珍,廖玉联.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4):151~153
[2]周晓荣.临床护士自身防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8):445
[3]李暎兰.介绍美国护土的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4]徐荣贵.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7~718
[5]杨玉莲,陈玉平.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34
[6]刘燕玲,刘星辉.英国锐器伤害医护人员的现状与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4):150~153
[7]KarenW.TakeCareofYouself[J].AmericanJournalofNursing,2001;1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