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方法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方法之我见

赵建生

甘肃省和政县咀头小学731200

摘要:我国在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课程中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越加凸显。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地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本文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简要分析,讨论研究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实用策略,旨在提升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

新课改已经明确指出:我国小学生人才积极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等综合素养的全方位提高。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知识学习中,进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效果。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实现所设置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充足的语言储备,能够组织精练的语言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从而奠定好整节课的基调,更快地将学生引入到所设定的情境中。其次,教师要巧设悬念,以问题导入的方式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这里教师需要准确地把握住教学要点,悬念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生活认知,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师还要善用科学实验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实验教学本身具有较强形式感的优势,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而且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科学实验过程中。我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就时常通过向学生们进行实验过程演示,一步一步地向学生揭示实验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并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完美地融合在其中。通过长期经验看来,学生们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并且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所遇到的疑问。

例如,我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环节:在两个透明容器中分别放入马铃薯,一个沉,一个浮。学生在看到这一现象后非常吃惊,进而主动地展开了讨论,这样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非常的浓厚。教师的教学还必须与实际相联系,能与小学生的生活常识和认知完美地融合。因此,科学教师应该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常识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二、学会融合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学科教学中,科学教师具有自己教学经历所积累出的科学教学经验。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积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以此来对自己的理念进行完善和改进,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各种不同类型教学方法的融合。

比如,当前信息技术非常发达,很多多媒体设备被引入到教学中成为教学资源,使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丰富的教学方式,如其中的科学知识相关的图像、视频以及实验演示视频等。此外,小学科学教师也要积极地改进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模式,这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性格、学习情况等差异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这样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其安排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总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教学方法的融合,能够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作用

在新课改中,我们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教学原则。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不断地增强学习信心。这种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间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模式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进而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例如,我在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时,将学生分好组,并带领他们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角落中去实践、去发现校园里的动物,然后再让学生回到教室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学生在彼此间的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和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同学间的团结,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我国在近年来不断深入开展和推进新课改的时代大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性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学,能够有效而且全面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如今的新时期应该更加重视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教学实际,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庆波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学习目标评价策略——以“杠杆的科学”一课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56-57。

[2]邹兰何善亮以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小学科学教学——基于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相貌各异的我们”的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8,(08),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