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分娩经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妊娠分娩经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李娟

李娟(郑州商都妇产医院450000)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141-02

【摘要】目的对妊娠分娩经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120位按不同妊娠分娩经历进行分组,并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三组产妇的产后抑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产初孕组的患病率率明显高于经产组。并且,初产初孕组中出现失眠的患者要高于经产组,而悲伤的患者人数则少于经产组。结论不同的妊娠分娩方式对于产后抑郁的患病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不同的妊娠分娩经历的产妇制定不同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是有帮助价值的。

【关键词】妊娠分娩经历产后抑郁

大量文献表明,分娩经历与产妇产后抑郁有很大关系[1]。因此,弄清对不同分娩经历与产后抑郁的关联,对不同妊娠分娩经历的产妇选择选择最适宜的预防产后抑郁的措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位产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妊娠分娩经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进行简要探讨,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120位产妇做为研究对象。这120例患者的年龄在20-43岁之间,平均年龄25.6岁。其中,在这120例患者中,初产初孕产妇68例,初产非初孕产妇16例,已有生产经历的产妇36例,将其分为三个组,分别命名为初产初孕组、初产非初孕组和经产组。其中,初产初孕组年龄在21-43岁之间,平均年龄25.5岁;初产非初孕组年龄在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25.7岁;经产组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25.5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状况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同意参与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120位产妇进行产后抑郁调查,调查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按照评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产后抑郁筛查量表之一。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共包括十个项目,包括心境、乐趣、焦虑、失眠、恐惧等。每个项目分为四个等级评分,且总分在9分以上即可判定为产后抑郁。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经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量(-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本院的120位产妇进行产后抑郁调查结果显示:初产初孕组的抑郁例数为11例,占该组产妇的16.2%;初产非初孕组的抑郁例数为2例,占该组产妇的12.5%;经产组的抑郁例数为3例,占全部患者的8.3%。(见表1)

表1三组产妇产后抑郁调查结果n(%)

组别例数产后抑郁人数所占比例(%)

初产初孕组681116.2

初产非初孕组16212.5

经产组3638.3

3.讨论

产后抑郁是产妇生产后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产妇的健康。患有该病的患者,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情绪不稳、沮丧爱哭、失眠、食欲下降、紧张易怒等症状。由于患有该病的产妇在产后不愿或不能照顾婴儿,所以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且其很有可能会对婴儿造成危害。更有甚者会出现伤害婴儿等危险。目前,对于产后抑郁的早期筛查与预防,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经被国内相关学者广泛研究和报道[3]。

近些年,有许多学者发现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产后抑郁患者在产后1-6周是反生该病的最主要时间段,且很通过临床症状观察以及相关评定标准是很容易将其筛查出来。而最终将其确诊基本是通过多种检查方法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大量文献报道也可以发现,在对于该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所选药物以抗抑郁类药物为主。当前,也有妊娠分娩经历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被多次报道。黎宜飞等人通过对319例分娩产妇进行不同分娩经历与产后抑郁筛查结果比较发现,初次怀孕且初次生产的产妇其患病比例明显要高于初次生产但非初次怀孕的孕妇和经产孕妇,且EPDS的检查结果也证实不同的孕产经历其产后抑郁的表现症状也不尽相同。其中,初次生产的产妇其失眠程度最为明显,而经产产妇其悲伤的程度比起初产产妇则更强烈一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初产初孕组的抑郁例数为11例,占该组产妇的16.2%;初产非初孕组的抑郁例数为2例,占该组产妇的12.5%;经产组的抑郁例数为3例,占全部患者的8.3%。初产初孕组的患病率率明显高于经产组。并且,初产初孕组中出现失眠的患者要高于经产组,而悲伤的患者人数则少于经产组。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也进一步证明了不同的妊娠分娩方式对于产后抑郁的患病率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妊娠分娩经历的产妇制定不同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并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东娜,杜丹.高龄初产妇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

[2]姬秀香.产后抑郁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02):11-13.

[3]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狄江丽.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