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随州432700)
【摘要】目的:分析ELISA检测抗-HCV灰区、弱反应标本与FQ-PCR检测结果研究报告。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术、输血治疗患者503例,按照ELISA检测抗-HCV结果分为I组:阴性(n=138),Ⅱ组:灰区(n=287),Ⅲ组:弱反应性(n=78)。对研究所选患者行FQ-PCR二次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I组,Ⅱ组,Ⅲ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有33例患者,Ⅲ组有65例患者出现HCVRNA浓度大于1000IU/ml;ELISA检测抗-HCV双试剂灰区的HCVRNAFQ-PC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反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采用ELISA检测抗-HCV可出现漏诊、误诊情况,需采用FQ-PCR检测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医师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ELISA检测;抗-HCV;灰区;弱反应标本;FQ-PCR检测
【中图分类号】R51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243-02
在临床疾病中,丙型肝炎是一种由HCV感染引发的较常见类型,其具有流行性强的特点,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纤维化、慢性炎症坏死等不良情况[1]。临床医师普遍将抗-HCV作为诊断指标,且应用ELISA进行检测,但是此类方法无法有效检测变异的病毒,有漏诊和误诊概率,因此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2]。本研究以收治的手术、输血治疗患者50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FQ-PCR二次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手术、输血治疗患者5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LISA检测抗-HCV结果将本研究所选患者分为I组:阴性138例,Ⅱ组:灰区287例,其中单试剂灰区患者194例(67.60%),双试剂灰区患者93例(32.40%);Ⅲ组:弱反应性78例,其中单试剂弱反应性患者24例(30.77%),双试剂弱反应性患者54例(69.23%)。入选标准:①无其他肝部疾病;②患者经临床诊断及辅助检查确诊为丙型肝炎[3]。排除标准:①存在神经性疾病;②有严重血液疾病者。选患者均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本实验。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对本组所选有患者均行ELISA检测,如S/CO值在0.7~3.8区间[4]则需要开展同种试剂双孔复检,如检测结果显示为灰区或者弱反应性,则需使用FQ-PCR法予以二次检测。FQ-PCR法检测仪器选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TL988型)。
1.3观察指标
①询问患者个人资料并记录;②观察患者ELISA检测与FQ-PCR检测结果;③观察患者ELISA检测抗-HCV灰区与FQ-PCR检测结果;④观察患者ELISA检测抗-HCV弱反应性与FQ-PCR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软件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两组间比较,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患者一般资料
对比I组,Ⅱ组,Ⅲ组三组患者一般资料,三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ELISA检测与FQ-PCR检测结果
比较ELISA检测与FQ-PCR检测结果,其中Ⅱ组有33例患者,Ⅲ组有65例患者出现HCVRNA浓度大于1000IU/ml,见表2。
表2ELISA检测与FQ-PCR检测结果比较[n(%)]
3.讨论
丙型肝炎对人类生命健康有严重威胁,流行病学数据分析表明[5-7],我国目前未丙型肝炎低流行区,但是河南地区抗-HCV阳性率相比于其他地区较高。过去普遍采用抗-HCV检测可作为诊断HCV感染的标志物,且由于其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以及血液筛查中。在ELISA检测中,普遍以S/CO数值判定为无反应性与反应性,不过其具有局限性,因此可能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对患者检查结果以及医师治疗均有较大影响[8-10]。而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FQ-PCR法的出现解决了人类的难题,也随着其诊断准确性的提升,被应用于临床中,此项技术是一类核酸定量检测技术,其拥有相对较高的灵敏性,不仅可以对常规病毒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对变异的病毒和“窗口期”感染、免疫静默期感染开展有效检测,弥补了ELISA检测的局限性,为患者诊断提供了有效保障,且临床医师依据检测结果能够有效的明确病毒传染性的强弱能力与复制水平,对医学发展以及人类生命安全均有积极性影响[11-12]。
通过研究发现,对比I组,Ⅱ组,Ⅲ组三组患者一般资料,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都不会对患者检测产生影响。因此在行ELISA检测抗-HCV灰区、弱反应标本与FQ-PCR检测时,可不考虑上述因素。比较ELISA检测与FQ-PCR检测结果,其中Ⅱ组287例抗-HCV检测灰区标本中检出33例(11.50%)HCVRNA浓度在1000IU/ml之上,证明S/CO值在小于1时,不代表可以完全排除HCV感染情况。在相关学者[13-14]研究中,其对部分梅毒、抗-HCV等标本开展核酸检测,均有概率出现阳性。当前研究表明ELISA检测法检测抗-HCV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医生可通过判断S/CO值得出患者是否为反应性,凡是由于此方法具有局限性,且受到试剂灵敏度与特异性的不良影响,使得检测标本存在一定的漏诊与误诊现象,进而无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15-16]。近年来,由于输血引发的艾滋病、丙型肝炎等疾病传播十分常见,对患者安全有严重影响,因此对处于灰区的标本进行检测十分重要。Ⅲ组检测中,在78例标本中,有65例(83.33%)检出HCVRNA,13例未检出。抗-HCV呈反应性表明患者有一定概率出现HCV感染,但是无法对其现有症状感染或既往感染进行有效区分,但是有HCVRNA检出是确定患者现有症状感染的特异性指标,ELISA检测法抗-HCV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数据分析表明,患者自身抗体、交叉反应物质、类风湿因子等都会对酶免疫测定产生干扰,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导致部分出现HCV感染患者结果呈阴性,对其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经济、心理等方面造成严重负担[17-18]。比较ELISA检测抗-HCV灰区与FQ-PCR检测结果,ELISA检测抗-HCV双试剂灰区的HCVRNAFQ-PCR的阳性率17.20%高于单试剂灰区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试剂弱反应性阳性率与双试剂弱反应性阳性率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表明ELISA检测抗-HCV双试剂灰区的HCVRNAFQ-PC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试剂灰区,具体原因可分析为患者免疫力有所下降或者病毒突发变异,因此机体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进而导致ELISA法检测的结果与FQ-PCR检测法的结果相差较大[19-22]。ELISA检测抗-HCV的单试剂弱反应性、双试剂弱反应性的HCVRNAFQ-PCR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其原因可能在于其无法明确区分患者感染时间,而检测HCVRNA则能够有效的确定患者为现有症状感染,因此两者未具有较大的差别,检测结果差异较小[23-25]。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ELISA检测抗-HCV出现灰区、弱反应标本时,行FQ-PCR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患者诊断准确率提供有效保障,从而降低对患者生活以及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建立友好护患关系,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26]。
综上所述,分析ELISA检测抗-HCV灰区、弱反应标本与FQ-PCR检测结果研究报告。结果表明在应用ELISA检测抗-HCV结果为灰区、弱反应标本时,需采取FQ-PCR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HCV感染以及误诊、漏诊情况,为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此外也利于患者早期诊断,为临床医师治疗中提供有效依据,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信赖程度,建立友好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KongD,XieZ,LiuL,etal.Developmentofic-ELISAandlateral-flowimmunochromatographicassaystripforthedetectionofvancomycininrawmilkandanimalfeed[J].Food&AgriculturalImmunology,2017,28(3):414-426.
[2]李晓丽.比较TRF和FQ-PCR在乙型肝炎检测中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5):100-101.
[3]吕翠环,李玉静,孙志平,等.甩片改良抗酸法与FQ-PCR技术在脑脊液抗酸菌检查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2):170-170.
[4]王家路,孟存仁,马劲,等.核酸纯化柱提取核酸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临床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8):3510-3512.
[5]陈娟.漯河市部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ELISA及NAT法筛查结果回顾分析[J].临床研究,2017,25(8):162-163.
[6]林晓渊.抗-HCV抗体、HCV-RNA定量与ALT检测相关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2):236-238.
[7]林牧,龚亚东,高绍莹,等.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方法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9):1329-1331.
[8]王江南,陈秀荣,李健.ELISA法检测抗-HCV-IgG抗体以及FQ-PCR检测血清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15,36(24):3797-3801.
[9]赵小英.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抗-HCVELISA检测灰区标本确认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0):1392-1393.
[10]邹宵萌.ELISA检测抗-HCV灰区、弱反应标本与FQ-PCR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5):505-507.
[11]AkiraMaekawa,KenichiKohashi,MasaakiKudaetal.PrognosticsignificanceofFOXM1expressionandantitumoreffectofFOXM1inhibitioninsynovialsarcomas[J].BMCCancer,2016,16(1).
[12]庄小狮,潘菲.抗-HCV的ELISA阳性结果与RIBA确证结果比较[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5,28(01):151-153.
[13]王峰娟.FQ-PCR检测ELISA法HBsAg弱反应性样本120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06):74-75.
[14]宋志纯,王朋,丁友法.FQ-PCR和ELISA法检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09):1044-1045+1080.
[15]王礼,唐恒锋,吴爱成.ELISA联合FQ-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4):1891-1892.
[16]钱立琼,蹇志伟,谭金旭.献血者抗-HCV不合格标本RIBA确认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03):203-205.
[17]陈显,朱绍汶,黄成垠,许剑锋,毛平,缪锡凤,孙宁,王金花.ELISA法检测抗-HCV灰区设置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03):243-244.
[18]赵小英.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抗-HCVELISA检测灰区标本确认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0):1392-1393.
[19]林牧,龚亚东,高绍莹,丁政,马庆庆.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方法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09):1329-1331.
[20]闵少菊,刘念,赵强,谭玉洁.抗-HCV结果分析及灰区范围设置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9):1211-1213.
[21]严谨,徐磊,曾文娟.2种方法检测血清中抗-HCV灰区结果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7,30(03):464-467.
[22]唐英,潘海平,栾迪.TP-ELISA、TPPA及FQ-PCR3种方法用于梅毒螺旋体检测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4):54-55.
[23]王瑞,陈瑜,张婧,于磊,冷婵,甄伟,葛红卫.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灰区临界值设置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07):696-699.
[24]李艳娜.丙型肝炎患者ELISA法检测抗-HCV与FQ-PCR检测HCV-RNA结果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8):921-922.
[25]李媛,谭艳,韩晓芳.ELISA检测血清HBsAg、抗-HCV、抗-TP、抗-HIV灰区设定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06):810-812.
[26]张艳丽.HBsAgELISA灰区、弱反应标本与FQ-PCR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29(05):794-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