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婵娟(瑞安市第十中学,浙江温州325200)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个性和爱好养成的重要阶段,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爱好,选项课教学承认了学生个性差异,给学生更好地选择机会,为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但在实施选项教学中有的学校即便实行了选项教学但部分教师还会保持已经习惯了的项目内容、难度要求、评价体系等。在模块内容的组合上,同一项目不同模块间的衔接上都没有系统性、层次性和连续性,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模块教学而设计一个单元计划或课时计划。甚至有些模块内容组合一层不变,同一个难度要求,同一个评价方法,同一个教学方式。这就导致了学生喜爱该项运动而不愿意上该课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体育模块层次性教学是高中体育模块教学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层次性教学简介
层次性教学是一种基本成型的整体化教学模式,它的研究正是针对学生理解、掌握运动知识的规律性。研究者认为,教师缺乏对学生理解、掌握运动知识的层次性规律的分析,导致教学内容庞杂、多元并进、程序混乱、顾此失彼的现象,并造成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脱离。其实,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和对运动技能理解的渐次深入紧密联系的。只有遵循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总体的规律性,采取按层次推进,逐步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才能达到整体性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重新设置高中体育模块层次性教学的方法及评价
(一)模块内容的层次性
1.模块内容设置的层次性。模块一,基础内容的学习:重点学习本模块的基础理论知识、简单的技能技术及基本的体能要求。模块二,基本内容的学习:学习本模块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及提高身体综合素质。模块三,提高内容的学习:提高本模块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学习本模块的基本战术基本原理、裁判理论知识。模块四,模块内容的灵活应用:能将所学的本模块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知识、裁判知识灵活应用。
2.模块目标任务的层次。模块一,初步了解掌握各模块基本知识和技能。模块二,在基础内容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普通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某些运动项目中的技术与战术。模块三,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某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模块四,学生能自觉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灵活地应用在比赛场地上或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能利用余暇时间带动同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二)考核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即体能)。本部分占总分的20%,依据选定的评价内容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分,测试成绩占10分,进步幅度占10分。
2.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本部分占总分的40%,具体操作如下:36~40分为A,32~35分为B,28~34分为C,24~27分为D,24分以下为不及格。
3.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占20%。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占20%。
在学期末综合评价中个人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其标准为90分以上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不及格。对不及格的学生在公布成绩时,对其优点进行鼓励表扬,对其不足的地方进行纠正和完善。综合性的评价放在学期末进行总结评价。主要工作是把各种评价的得分进行汇总统计,填写好学生综合评价记录表。
(三)学分认定
1.在每个模块结束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就以上考核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学业总评成绩达到60分,而且过程表现合格给予该模块的学分。
2.未经学校批准,课程模块的实际修习时间低于规定学时数的五分之四,不能获得该模块的学分。
3.模块总分不合格者,若为必修模块,学生可书面申请补考一次;补考两次仍不过关者或不参加补考者,必须重修该模块;若为选修模块,可补考或者重修,也可以改选其他项目。
(四)学习模块的层次性
引导学生如何规划三年体育选修的初步安排。如提示学生高一年级可选4个模块进行模块一的基础学习,学生通过对每个模块的接触、体验来了解自己的体育爱好及能力,为下一模块的选项打好基础。高二年级可选3个自己感兴趣的有待提高的运动项目来进一步学习。要求自己能够熟练地掌握某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而高三则可选1~2个自己的特长进行学习,使自己能自觉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灵活地应用在比赛场地上或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能利用余暇时间带动同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总之在高中三年内选择学习的项目尽量不要超过五个,这样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爱好和特长。
当前我国模块选项教学已经全面铺开,要真正地让模块选项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则要让学校根据学生体育与健康水平基础的基本情况、学校的场地器材以及学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水平,在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的基础上进行选项教学。力求满足学生在各模块学习中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