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吸船疏浚施工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分析——以巴拉那瓜港口航道疏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耙吸船疏浚施工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分析——以巴拉那瓜港口航道疏浚为例

李严缪俊桦

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315200

摘要:疏浚工程是主要针对港口、航道周边水域所展开的泥沙、石料通过各型施工船舶进行挖掘及处理的工程。疏浚工程技术难点主要在于浚后水底平整度控制以及施工效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巴拉那瓜港口航道疏浚为例分析了港口疏浚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港口疏浚;施工效率;质量控制;耙吸船;装舱溢流

1疏浚工程施工流程以及施工难点

1.1工程量的确认

疏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伴随一定的回淤,实际施工量往往超出由原始水深和浚后水深计算得到的工程量,因此,合理预估实际疏浚工程量是疏浚施工的第一步。

1.2本文主要探讨耙吸船疏浚施工技术特点,耙吸船主要采用装舱溢流的方法进行施工,装舱溢流法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3针对1.2施工工艺流程,采用装舱溢流法施工时,主要技术难点有以下几点:

1.3.1定位上线不准确

耙吸船施工时,施工时一般根据施工区域大小、船型、疏浚泥面平整度、风浪情况等因素进行分层、分段施工,且同一施工段均需提前布置船舶走线,因此船舶定位上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施工效率。

1.3.2超深、超挖

在施工过程中平面控制和深度控制是施工技术难点。往往由于船舶定位不准确、耙臂与船舶姿态校核不准、耙臂深度传感器不准确等原因,使得疏浚过程中超挖、超深严重,额外加大了疏浚工作量,降低了效率,有时候甚至不能通过验收。

1.3.3泥面平整度差

疏浚施工中,正常情况下浚后泥面平整度一般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平整度差说明,疏浚工程中耙臂深度控制不够精确,存在超挖,漏挖情况,且浚后泥面凹凸不平,增加了后期扫浅施工难度。

1.3.4水底杂物、石头、硬质土、粘质土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疏浚施工中在不同施工区域会碰到不同土质,有时候会碰到渔网、石头等杂物,损坏施工机具,硬质土和粘质土会严重磨损耙头机具,增加施工作业难度,降低效率。

2以巴拉那瓜港口航道疏浚为例,分析疏浚施工质量控制

2.1工程概况

工程施工地点位于巴西巴拉那瓜港口,施工区段位于外航道,无掩护区,总长度接近10000m,宽200米,设计水深15.00米,设计超深0.3m,超宽1.8m,边坡比1:6,土质为密实细沙。该区段风浪较大,其中冬季更为明显,会有持续二~三天的8级以上大风。

2.4校验调整施工参数

施工开始后,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泥舱土质取样情况,同时结合泥浆密度、流速,泥舱内泥沙沉淀情况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本工程中,经过计算,在航道内疏浚作业一个来回后进行抛泥,可以达到经济装舱率。同时要求,操耙手控制泥浆密度在1.10、流速2.5m/s左右。

2.5船舶疏浚机具精度校核

施工过程中,船舶定位、定深精度,耙头耙齿型号、磨损程度都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为确保施工精度,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前及施工中均要定期校核船舶定位精度。

本船定位采用GPS定位,开工前及开工后均通过RTK设备对船舶GPS定位准确性进行了校核。船舶潮位采集采用在施工区域布置潮位站,岸上配备潮位接受仪的方法,每10min接收潮位一次,并配备水尺对潮位准确性进行不定期校核。

施工过程中耙臂相对于船身的水平姿态及垂直位置采用耙臂角度传感器测量,并配合船舶压力传感器,计算耙头位置水深,施工前及施工中均通过外设的压力传感器进行了深度校核。

图6耙吸船耙臂深度控制示意图

2.6疏浚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在耙吸船施工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船舶定线走位的精度和驾驶员的责任意识、业务水平有很大关系。同时,耙头深度控制、耙齿角度以及泥浆流速、密度等参数都和操耙手的操作有直接关系。往往在同样的施工工况、施工船舶情况下,不同驾驶员、操耙手操作会有不同的施工效率。

本工程建立了疏浚分区的责任制度,将航道沿宽度方向分成三部分,分别由不同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施工一段时间后,对已疏浚区域进行水深测量、走线分析后,可以分析出不同班组施工进展、质量控制好坏,根据结果适当进行奖罚,提高了班组施工的积极性,质量控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图7浚后船舶走线示意图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考虑施工工况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对耙吸船疏浚施工质量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船舶机具定位精确程度、施工方案合理性、施工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因此,耙吸船疏浚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从“人”“机”“法”三方面下手,寻找对策,进行质量控制,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志银.利用新技术提升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效率[J].中国水运,2010(06):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