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某村35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北京市怀柔区某村35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相关性研究

巴翠蓉

巴翠蓉(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400)

【中图分类号】R5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3-006-02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某村35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5月在北京市怀柔区某村中随机抽取123名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123人,其中超重和肥胖者共80人作为研究组,体重正常者共43人作为对照组,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经SPSS17.0分析,得出血脂异常与体重指数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进一步计算得到研究组与对照组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6,P<0.05)。结论某村35岁以上居民患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有关,建议对其进行体重控制方面的干预,以降低血脂异常的患病率。

【关键词】超重肥胖血脂异常

【Abstract】ObjectiveCometounderstandthecorrelationwithdyslipidemiaandweightfortheresidentagedover35fromavillageinHuairoudistrict,Beijing.MethodsWithrandomsamplingmethod,inMayof2010,randomlyselected123permanentresidentsagedover35yearsfromavillageinHuairoudistrict,Beijingtodophysicalexaminationandlaboratorytests,andthenanalysistheresults.ResultsSurveyed123people,withatotalnumberof80peoplewithoverweightorobeseasthestudygroup,theother43peoplewithnormalbodyweightasthecontrolgroup,entrythedataintocomputerandanalysisitbySPSS17.0,theresultofanalysisshowedDyslipidemiaandBMIweresignificantlycorrelatedatthelevel0.05.Thedifferenceoftheprevalenceofdyslipidemiabetweenstudygroupandcontrolgroupwassignificantly(x2=4.606,P<0.05).ConclusionTherewasariskofdyslipidemiaassociatedwithoverweightandobesityforthevillageresidentagedover35years,recommendedweightcontrolactivitiesforreducingtheprevalenceofdyslipidemia.

【Keywords】OverweightObesityDyslipidemia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已逐步向高热量、高脂化发展。人群中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此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早期肥胖、血脂控制以及生活方式干预能够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检测了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某村35岁以上人群的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患病率的情况,探讨了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怀柔区某村抽取123名35岁以上常住村民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采用统一的、标准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的现场测量,然后采用集中采血的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

1.3诊断标准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对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分类推荐的标准建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BMI<18.5kg/m2为消瘦;18.5kg/m2≤BMI<24kg/m2为正常,24kg/m2≤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根据200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血脂异常判断标准:符合TC≥6.22mmol/L,TG≥2.26mmol/L,LDL-C≥4.14mmol/L,HDL-C<1.04mmol/L中任何一项者为血脂异常。

1.4数据处理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手动录入EXCEL,然后导入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状况本次调查的123人中,体重正常43人,占35.0%,超重59人,占48.0%,肥胖21人,占17.1%,超重肥胖共80人,占65.0%;血脂异常者62人,占50.4%。其中体重正常的43人中患血脂异常的人数为16人,患病率为37.2%;59名超重者中血脂异常人数为32人,患病率为54.2%;21名肥胖者中血脂异常人数为14人,患病率为66.7%,80名超重和肥胖者中共有46人患血脂异常,占57.5%。不同体重状况者血脂异常具体情况见表1。

2.2数据统计超重和肥胖者共80人作为研究组,其中血脂异常46人;体重正常者共43人作为对照组,其中血脂异常16人。将数据列为四格表(见表2)。

x2=4.606,P<0.05,故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血脂情况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由本文资料分析得出,某村血脂异常患病率与体重指数存在相关性,且超重肥胖者的患病率要高于体重正常者的患病率。同时,被调查的123名35岁以上居民中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0.4%,80名超重肥胖中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7.5%。其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以往研究的水平。根据有关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患病率有随着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推测血脂异常患病率偏高的原因可能与抽取研究对象的年龄偏高有关。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导致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过少是肥胖的主要原因。机体靠食物供给能量,任何能量摄入增加和(或)消耗减少均可引起能量正平衡,过剩的能量便以脂肪的形式逐渐积存于体内,体重便逐渐增加致超重或者肥胖。而脂肪细胞是合成和储存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外源性甘油三酯来自食物,消化、吸收后成为乳糜微粒的主要成分,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小肠(利用吸收的脂肪酸)和肝(利用乙酸和脂肪酸)合成,任何甘油三酯来源过多或分解代谢障碍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可与食物及脂肪动员的脂酸合成脂肪,与apoB100、apoE以及磷脂、胆固醇等结合形成VLDL进入血浆。VLDL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

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的合成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先缩合成HMGCOA,然后还原脱羧形成甲羟戊酸再磷酸化,进一步缩合成鲨烯,后者环化即转变为胆固醇。高热量、高脂、高饱和脂肪酸饮食可激活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促进胆固醇合成,使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

中医上:肥胖相当于中医“肥人”的范畴。《素问·通评虚实论》认为“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明确提出肥胖的饮食发病因素。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与脾气秉赋素弱、肝脾肾三脏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外感内受湿邪、身体活动过少、随龄增加之气机失调等有关,《丹溪心法》有“肥人多湿”,也有人认为“肥人多痰而经阻,气不运也”。

中医文献中无“高脂血症”的病名,但《内径》中《素问·通评虚实论》认为“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即为类似记载,据后世医家的有关论述,认为本症属祖国医学“痰湿”、“浊阻”、“瘀血”范畴。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内伤,或久病失调,肝肾两虚,肝木克土,肝郁脾虚,痰浊内生,气滞血瘀而致。治疗上以疏肝健脾补肾、祛湿化痰通瘀为主,随证加减。

可见很早以前中医上对高脂血症与肥胖在病因病机、脏腑辩证及治疗原则上就基本相似,二者可能存在相关性。

综合上述:当机体摄入过多能量或代谢障碍时可引起超重甚至肥胖,同时也可致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故血浆中血脂异常可能与超重和肥胖有关。因此,采取控制体重的措施,对于预防血脂异常、降低其患病率以及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康维明,张杰石,王珉珊等.北京地区成年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8:238-242.

[2]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5月第35卷第五期第7页.

[4]赵东.中国人群的血脂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74-78.

[5]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19-922.

[7]叶任高,路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

[8]李恩.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73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