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张万宝056000
【摘要】: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去探索、去感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创设情境、发现问题、交流归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你能根据途中信息解决“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玻璃?”这个问题吗?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2、展示不同算法。
方法一:12×5+9×5方法二:(12+9)×5
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那这两个算式看来是相等的。(板书:(12+9)×5=12×5+9×5)
提问: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左边的算式可以看作12加9即21个5,右边的算式可以看作12个5加上9个5也是21个5。)
【评析: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创设生活中的情境,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根据两种不同的方法,轻而易举地得出两式相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经历了两种不同思考方法计算后,初步感知了乘法分配律的外在形式。同时,产生这样一种数学体验,即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发现问题,引发猜想
1.算一算、把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等号连接。
(25+40)×625×6+40×6
(50+25)×450×4+25×4
(26+74)×3026×30+74×30
2、汇报计算结果。
(25+40)×6=25×6+40×6
(50+25)×4=50×4+25×4
(26+74)×30=26×30+74×30
3、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板书的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
(1)相同点:每组算式中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是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2)不同点:算式中左右两边的运算顺序不一样。
(3)联系:左边的算式等于右边的算式。
3.看来这几组算式中藏着一个数学规律,我们来猜想一下吧!
【评析:通过算一算、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之间充分讨论交流,充分认识这些算式的特点,不但为后面的猜想奠定基础,还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了活动经验。】
三、探索交流,归纳规律
1.同学们,对于可能存在的规律,仅凭这三个等式是不能说明它是成立的,也许是一种偶然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呢?那就请同学们,再找出一组具有这样规律的两个算式,验证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
2.汇报验证过程,进行归纳。
(1)学生汇报自己举的例子。
(2)看来这个规律可能真的存在。可是,会不会除了这些例子外有不能成立的?能不能换个角度,不计算,就能够判断两个式子的结果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学生解释:比如(18+12)×5=18×2+12×5,左边括号里算出是30,就表示30个5,右边是18个5加上12个5,也是30个5,所以两边的结果一定是相等的。)
(3)现在我们再来思考,有没有可能像这样的式子两边不相等?(不可能,两边的结果一定相等。)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即将结束,回顾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乘法分配律的?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在课即将结束时,重点对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方法的回顾,突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总评: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但却又是非常重要,运用非常广泛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学得有兴趣。
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教师注重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如第一个问题餐厅屏风玻璃问题,逐步验证后,又让学生自己举例等,这些例子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愿学、乐学。
二、放慢了脚步,学生学得更通透。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乘法分配律,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教学中教师放慢脚步、步步为营。首先,通过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之后,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写出符合规律的式子,引导学生在研究讨论中,进一步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再写出一些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等式,既为概括乘法分配律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又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随后的练习设计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综合性强,对知识进行拓展,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从而拉长了教学过程,延长了探究半径,加大了探究密度。使学生学得更通透,课堂显得更为厚实。
三、渗透了数学思想,学生学得有深度。
教学中,让学生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运用---拓展。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学习方法,发展了思维,感悟到了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刻,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