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

/ 1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

夏铂1范灵2

夏铂1范灵2

(1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关键词】电针大鼠脊髓损伤神经修复

脊髓损伤是当今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电针疗法是对脊髓损伤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脊髓损伤BBB运动功能评分法和Reuter感觉功能评分法,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传导功能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1.2单位: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1.3材料:实验于2012年3月~2012年7月,在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地塞米松+造模6h电针治疗组(D组)、地塞米松+造模2周电针治疗组(E组),每组10只。

1.4方法: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采用改良的Allen's[1],即重物坠落损伤模型。

1.5干预:A组只做椎板切除,不做脊髓损伤;B组脊髓Allen's打击损伤后,腹腔给予C组等量生理盐水;C组损伤后20min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D组给药同C组,损伤后6h开始电针治疗。E组给药同给C组。针刺方法:将大鼠置于固定器内,待大鼠安静30min后,在T8棘突下缘和T12棘突下缘两侧各旁开3mm处取穴,0.25mm×25mm毫针垂直刺入5mm,使针尖触及椎板。采用华佗牌SDZ-II型脉冲电针仪,二组导线分别上下连接针柄,正极在上,负极在下,规律交流脉冲电波,给予“疏密波”,疏波频率3Hz,密波频率100Hz,交替持续时间1.8ms,波宽0.6ms,强度3mA,持续30min,1次/天,持续8周。A、B、C组按照D组同样方法固定但不进行针刺治疗。

1.6BBB及Reuter评分:具体评分等级参见Basso等[2]的方法。所有大鼠术前1天行评分,术后次日评分,此后分别于1、2、4、6和8周评分,共5次。

2.结果

2.1实验动物数量分析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

2.2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结果实验开始前5组动物BBB评分均正常。B、C、D和E组大鼠经改良Allen's打击后,双后肢不完全瘫痪,第1周、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评分均小于A组。损伤后1周评分:4组动物运动功能均<7分;2周时评分:C、D和E组>B组;4周时评分:D、E组>B、C组;6周时评分:D组>E组>C组>B组;8周时评分:D组、E组>B组、C组。

2.3脊髓损伤感觉功能Reuter评分结果实验开始前5组动物Reuter评分均正常。B、C、D和E组大鼠经改良Allen's打击后,双后肢不完全瘫痪,第1周、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Reuter评分均大于A组。损伤后1周评分:4组动物均小于8分;2周时评分:C、D和E组均小于B组;4周时评分:D和E组小于B和C组;6周时评分排序:D组<E组<C组<B组;8周时评分:D和E组小于B和C组。

3.讨论

3.1根据《内经》关于解剖学的记载,脊髓的解剖与生理功能同描述的督脉相似。因而脊髓损伤被视为“督脉损伤”[3]。BBB和Reuter评分是一种定量、客观的检测技术,可较正确地对脊髓损伤作出功能性诊断和定量分析。本实验结果表明D、E组效果明显优于A、B、C组(P<0.05),且D组疗效最显著。可见电针治疗组功能明显优于地塞米松治疗组和单纯损伤组,电针前期干预组的效果好于后期干预组,说明BBB和Reuter评分结果在时间上具有相关性,证实电针夹脊穴对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确有促进作用。

3.2脊髓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是医学界的难题。激素类药物是目前脊髓损伤后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之一,但激素类药物对远期功能恢复没有显著的提高[4]。夹脊电针作为一种有效、无毒且费用低的治疗和康复手段,已被应用于临床,并且效果显著,但是电针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原理尚未完全攻破,今后应该在这方面多加努力,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AllenAR.Remarksonthehistopathologicalchangesinthespinalcordduetoimpact:Anexperimentalstudy[J].JNervMentDis,1994,41(2):141.

[2]BassoDM,BeattieMS,BresnahanJC.Asensitiveandreli-ablelocomotorratingscaleforopenfieldtestinginrats[J].JNeurotrauma,1995,12(1):1-21.

[3]曾园山,吴良芳.吗啡对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Ⅱ板层突触重建的影响——电镜定量研究.解剖学报,1993;24(2):191.

[4]TaylorSJ,McDonaldJW3rd,Sakiyama-ElbertSE.Controlledreleaseofneurotrophin-3fromfibringelsforspinalcordinjury[J].JControlRelease,2004,98(2):28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