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陈集中心卫生院外科;476617)
【摘要】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集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对我院全部科室送往病理科的268例石蜡切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抽取168例染色体通过HE染色法给予染色,密切观察染色后的所有病例切片产生的变化,并对HE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研究中显示,病理技术H染色体改进后的胃镜活检达标率为98.39%、子宫内膜达标率为100.00%、脂肪组织达标率为93.75%、胃肠组织为96.43%,较病理技术H染色体改进前的应用效果显著,差异有可比性,(X²=8.569,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标本来采取不同的制片及HE染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制片的质量问题,同时还可提升了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实践中体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病理技术HE染色;病理诊断;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441-01
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展,促使针对多种类型基本的诊断技术也随之不断再提升。病理诊断可作为现代医疗技术中检查多种疾病检查的“金标准”,且有着较高的精准率。但因临床技师在切片过程中的处理质量及自身临床诊断水平的高低等因素存在问题时,均会对病理诊断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致使多数病理检查存在标本固定时间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也增加了诊断结果的难度系数,为此,应全面对制片过程给予整改刻不容缓[1]。本文选自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对我院各个科室所送往病理科的268例石蜡切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抽取168例染色体全部采用HE染色技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对本院所有科室送往病理科的268例石蜡切片作为重点对象的临床资料,遵照有关医疗规定,对其抽取168例染色体进行HE染色,并严密观察病理变化情况。以上研究对象其中男98例、女70例,所有标本类型分别为脂肪组织为32例、子宫内膜活检为46例、胃镜活检标本为62例、胃肠组织为28例。
1.2操作方式
1.21将所有的切片标本组织的取材制作过程均给予固定、染色及脱水等常规石蜡切片技术,且严格遵照统一标准步骤进行操作。(1)对全部病理切片做完烤片后,再对其进行脱蜡处理。时间控制在15min内,并分成3次完成即可。(2)将所有病例切片浸泡于无水乙醇中,浸泡时间为1min为宜。(3)再采用苏木紫液对切片给予染色,染色时间最好是结合实际的情况来适当进行调整,通常控制时间不得超过5min[2]。(4)染色完毕后取盐酸酒精进行分化,并对所有病理切片放置在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大约为10min,此时,注意观察病理切片的颜色的变化情况。(5)如发现颜色变成蓝色时,应立即判定为染色成功。若未出现蓝色情况,则需重新给予染色处理。(6)染色成功后取少量伊红液在短时间内给予染色后,放置于乙醇溶液中浸泡15s,再转换到酒精中浸泡3min和二甲苯透明处理完成后即可进行树胶封片,并做好标记明确[3]。(7)严密观察切片标本,并注意对染色效果有关干扰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1.3观察指标对病理技术H染色改进前/后的各个标本类型的染色达标率情况进行比对。
1.4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作为分析软件,并以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果发现,通过对本次168例标本类型进行观察后的胃镜活检、子宫内模、脂肪组织及胃肠组织,在病理技术改进后的各个染色体达标率情况均显著高于病理技术改进前,前后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信息见表1
表1对病理技术改进前/后的各个标本类型的染色达标率进行比较(n,%)
据有关临床资料证实了,导致病理诊断准确率的主要原因是与临床病理医师存在的技术水平有限和对组织病理片的处理治疗及染色效果不佳产生一定关系;加上对病理诊断过程中,存在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标本制作或脱水不完全等多种因素所致。不但难以保证制片的质量,同时对诊断也增添了一定难度[4]。为此,这一现象引起了临床学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为有效提高病理检查医师的技能水平及制片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了:本文选取的168例标本类型中包括脂肪组织为32例、子宫内膜活检为46例、胃镜活检标本为62例、胃肠组织为28例,以上标本类型在病理技术改进前的胃镜活检达标例数为52例、子宫内膜达标例数为38例、脂肪组织达标例数为25例、胃肠组织达标例数为18例,获得的染色达标率分别为93.87%、82.61%、78.13%、85.71%,而病理技术改进后的胃肠活检达标例数为61例、子宫内膜达标例数为46例、脂肪组织达标例数为30例、胃肠组织达标例数为27例,获得的染色体达标率分别为98.39%、100.00%、93.75%、96.43%,改进前后存在的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段成兵在研究报告中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不断提升HE染色技术,才可结合不同组织进一步完成固定操作、脱水操作及切片操作等,不仅提高了病理诊断的达表率,同时还确保了后期的治疗疗效,并达到医疗治疗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选择病理技术HE染色,可对多种疾病类型病理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董星杏.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43-44.
[2]朱莉菲.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0):48-49.
[3]陈洁.研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1):93+99.
[4]段成兵.探讨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