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的效果评价

高洋

沈阳军区总医院1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使用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数据计算目标是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分组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常规组(n=28)开展常规制动处理,改良组(n=28)开展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对比改良组和常规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差异。结果: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7.14%低于常规组的32.14%,卡方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32±3.33)分高于常规组(80.98±4.11)分,t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结论:将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应用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

目前在对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过程中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属于一种重要方法,属于对脑血管评估的金标准,患者术后需要进行24小时平卧,进行12小时穿刺侧下肢制动,但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不良反应[1]。本文阐述了将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与常规制动处理用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的5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来源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纳入的5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n=28)女性与男性之比是15:13,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0岁,中位年龄数值(53.22±4.32)岁;改良组(n=28)女性与男性之比是14:14,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1岁,中位年龄数值(54.66±3.55)岁。比对两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无数据计算意义。

1.2方法

入组样本均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肢进行指导,予以患者术中配合、肢体制动及其创伤排尿等锻炼,术后对其实施制动体位姿势,急死告知患者需要为其使用约束带,在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之后,依据肢体约束方法通过海绵约束带对其肢体进行辅助制动,同时对患者穿刺部位是佛偶发生渗出及其足背动脉搏动进行观察。

常规组实施常规制动处理,选取患者平卧位姿势24小时,对于患者手术侧进行12小时下肢制动,对于患者穿刺位置进行6小时沙袋加压处理。改良组实施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在对患者穿刺位置进行6小时沙袋加压处理之后将沙袋取出,并且间隔2小时进行一次翻身,交替执行穿刺对策侧位姿势及其平卧位姿势。侧卧过程中需要依据轴线翻身法进行护理,在对患者翻身之前需要得到患者信赖与配合,并且经2至3名医务人员共同操作,确保陈词下肢维持伸直位姿势,身体长轴与穿刺诊治显示为1条直线,经2至3人进行同时翻转患者,促使床面和患者躯体呈现出30°夹角,通过以形翻身垫对于患者肩部、背部、膝部及其臀部进行支撑,对其翻身之后通过约束带对穿刺侧下肢进行固定,维持刺侧下肢的伸直位姿势,密切观察穿刺位置是否发生皮下血肿、渗血及其出血现象。

1.3指标分析

统计改良组和常规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护理满意度评分。

1.4统计数据的方法

此文验证统计涉及的5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所有数据资料均开展SPSS21.0forWindows统计学软件分析,采取卡方检验以率(%)的形式表示常规组和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采取t检验常规组和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

2结果

2.1比对常规组和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

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7.14%对比常规组32.14%,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

2.2比对常规组和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32±3.33)分,常规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0.98±4.11)分,t=11.3438,P=0.0000<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

3讨论

全脑血管造影属于传统的一种有创检查方法,针对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某些神经科疾病诊断的价值比较显著[2-3]。但在对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之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严重的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术前需要医务人员妥善进行消毒准备,确保可以顺利实施手术,术后需要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选择合理的制动方法及其体位限制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4]。

笔者计算数据结果表明,改良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7.14%低于常规组的32.14%,护理满意度评分(92.32±3.33)分高于常规组(80.98±4.11)分,t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指标验证价值。

综合以上结论,将肢体制动、体位限制改良护理应用在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相比较常规制动处理获得更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柯燕燕,瞿建美,刘妮等.血管封堵器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舒适度影响的研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8(1).

[2]李丽娟,孙艳杰,朱荔等.封堵止血系统ExoSeal与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07):91-93.

[3]张美兰,黄妃文.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211-212.

[4]胡亚洁,李丽,肖洪等.品管圈在提高全脑血管造影术体位管理正确率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2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