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实验小学366000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词语是语文教学的一扇窗户,是打开课文通道的金钥匙。
作为语文老师,要想方设法带领学生潜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让词语在学生的头脑、心灵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形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谈谈第一学段开展词语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段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提到了这样一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现实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可见,指导学生理解词义,关键在于教师得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这样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才不会过于干枯,才会有血有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有一个词语“奚落”。对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读自悟到词语的意思呢?课堂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学生通过“骄傲”“看不起”这两个词语,对“奚落”一词中含着的意思也许无法用言语来定位,但却有了初步的意会。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是理解任何一个词语的第一件事,要完全理解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因此,“骄傲的铁罐说话时的神态是怎样的?课文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铁罐看不起陶罐?”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默读课文,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学生透过“傲慢”“轻蔑”“恼怒”等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初步感受到了“奚落”中含有的“用傲慢的态度与人说话”的意思。而此时,也正是理解词语与感情对话朗读指导相结合的最佳时机,学生们在一次次的分角色朗读中,透过铁罐每一次话语后的感叹号,更进一步理解了“奚落”就是“用傲慢的态度去嘲笑别人”的意思。
这样的理解词语,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词语理解,而是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说话的神态,了解人物特点紧紧联系在一起,学生在理解词语中理解了课文,在朗读品悟的过程中习得了自主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结合生活实际,唤起体验
俗话说:“生活即课堂”。低年级学生尽管年纪很小,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教学时,要尽可能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来理解词语。
例如《小鹰学飞》的教学中,“小鹰急促地喘着气……”中的“急促”,教师先问:“如果你很快地跑一段路,停下来时会怎么?”学生会说:“我们会大口大口地喘气”。教师又问:“接着在喘气时还要说话,会是什么样的表现,你想想当时你是怎样的?”末等说完,低年级的学生们便会纷纷模仿起了急促喘气的样子,他们一边喘气,一边或摸着自己的胸口,或做擦拭额头的动作,还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读:“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孩子们逼真地再现了小鹰急促喘气的样子,可爱极了。在勾起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便能读出各自的精彩来。
三、穿插直观演示,动静结合
低年级学生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对比较抽象的词语很难一下子领悟,如果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可以使词语和表象有机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词义。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集中思维不能持久,如果适时地让他们动动手脚演一演,或者看老师演示,无疑会增加更多的乐趣,激起学习的更多兴趣。
还举《小鹰学飞》这篇课文的例子。文中中“盘旋”这个动作的如何理解呢?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哪个小朋友能做一做“盘旋”这个动作?
学生两手张开,拍打起来。
师:这和“飞翔”可不一样,再想象一下,谁来盘旋?
(师往中间一站,请一学生上来)
学生围绕着老师作飞的样子转起来。在演一演的轻松氛围中,大家不但理解了“盘旋”的意思,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自己自然放松了一回。
四、借助朗读桥梁,内化积累
朗读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感情地朗读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语教学是一座引领学生通往文本情感世界的桥梁。
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要求学生要学会积累四字词语,而第五自然段正好是四字词语最多的一个段落。在教学中,以“大显神威”为切入口,在赛读和评读中学生理解了“哇哇大叫、乱成一团、庞然大物”等词语,通过坦克大显神威的视频片段补充学生的体验,进而在一次次激情诵读中理解了课文,积累了词语。
记得李海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不得不说,朗读是理解词语的途径,但是理解了词语,不正为实现有感情朗读课文这一重要目标服务了么?它们之间相辅相成。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内心”世界,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为孩子展现一个广袤无穷的语文世界,创造一个神奇绚烂的语文天堂,从而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