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莹程均(萍乡市人民医院337055)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122-02
【摘要】总结基层医院手足口病临时病区25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认为做好临时病区隔离消毒,给予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口腔、皮肤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早期严密细致地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可降低HFMD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对HFMD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时病区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我科根据主管部门指示于2011年5月10日在单独的楼层成立HFMD临时病区,至10月10日病区内确诊HFMD患儿255例[1],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除2例并发严重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外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治疗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255例,男164例,女91例。年龄3个月至11岁,其中3-6个月12例,7个月-1岁39例,1-3岁174例,3-5岁27例,5-11岁3例。本组患儿发病期以手、足、臀部皮疹及口腔疱疹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易激惹、嗜睡、口腔溃疡、胃纳差、头痛、呕吐、肢体乏力、肌痉挛、血压升高、实验室检验指标异常等症状和体征。本组患儿除1例并发严重神经源性肺水肿、另一例并发重症脑炎死亡外,余253例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4—9d,平均住院6.5d。
1.2治疗方法一般患儿主要为抗病毒和支持对症治疗:抗病毒予利巴韦林、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外周血象偏高或支原体抗体阳性考虑合并细菌或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加用头孢噻肟钠或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心肌酶升高的患儿予门冬氨酸钾镁、果糖二磷酸钠、维生素C、辅酶A、ATP等支持治疗,口腔溃疡予1.4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并用蒙脱石散加甲硝唑、利多卡因调成的糊状物涂口腔,高热予物理降温、美林或泰诺口服等.对病程5天内的HFMD患儿常规予以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血糖、血压[2],对重症倾向和重症患儿,严密观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使用丙种球蛋白和激素治疗。
2护理
2.1病区消毒隔离:HFMD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带病毒者,在咽部、粪便、疱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并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患儿一旦确诊,即予及时隔离,隔离期为2周。我院设HFMD临时病区,挂HFMD醒目标识,严格按传染病分区管理。病室内每日开窗通风2次,30min/次,每日紫外线照射病房30min。物体表面、地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病室内安装足够的洗手装置,医护人员在与每个患儿接触后在流动水下洗手,或使用碘伏擦手,接触过患儿的听诊器、血压计等非一次性仪器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方法为3%碘伏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患儿的排泄物用等量的3%漂白粉清液浸泡,衣被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后清洗,太阳下暴晒。所有垃圾按感染性垃圾处理。
2.2患儿安全管理:为确保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和隔离,在患儿入院时,由主诊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向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并双方签名,包括及时使用床栏、禁止患儿攀爬外通道栏杆等,病区封闭式管理,住院期间患儿不允许外出,家属外出必须持护士签发的放行单,所有陪护家属进病区时登记。
2.3口腔护理:HFMD口腔存在皮损,饭前、饭后用1.4%碳酸氢钠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并维持口腔碱性环境,达到抑制口腔细菌生长的目的。有口腔溃疡者用1.4%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后,用蒙脱石散混合甲硝唑、少量利多卡因调成的糊状物涂布口腔溃疡处。甲硝唑能抑制厌氧菌生长,少量利多卡因能减少疼痛,蒙脱石散对溃疡面有收敛作用,可促进溃疡愈合。
2.4皮肤护理:患儿衣被要清洁,给患儿穿柔软、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汗湿后及时更换。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及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皮疹处外涂阿昔洛韦乳膏促进皮疹消退。
2.5发热的护理:定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患儿一般为低热或中高发热,无需特殊处理,给患儿多饮温开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对高热及病情较重者用美林降温,并给予头部冰枕、冷敷,防止高热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
2.6饮食指导:指导家属喂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菜粥、蒸蛋等,避免食入过酸、过甜、冷、热、煎炸、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温开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昏迷患儿给予鼻饲营养,有脱水的遵医嘱补液,纠正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
2.7严密的病情观察:对病程5天内的HFMD患儿常规予以心电监护,遵医嘱严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血糖变化,注意面色、精神状态,如发现心率呼吸增快、高血压、高血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精神萎糜、肢体抖动等,立即报告医师,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阻止病情恶化。
2.7.1呼吸系统病情观察及护理:早期重症HFMD患儿可表现为呼吸浅促,口唇紫绀,危重患儿口吐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X线表现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而多数患儿不能描述胸闷、憋气等自觉症状,护士应注意观察患儿口周皮肤黏膜颜色,监听肺部呼吸音、心音,观察患儿有无呼吸急促、咳嗽、喘憋,肺部听诊有无湿罗音,咳痰时观察痰液的色质等[3]。若发现患儿呼吸浅促,肺部听诊有湿罗音,应立即通知医生,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儿呼吸频率与节律明显变化或呼吸衰竭;短期内出现迅速增多的肺部罗音;气道分泌物突然增多或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应立即配合医生予以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降低呼吸道压力的护理操作。按医嘱抽取血液标本完善血气、生化等检查,及时记录并配合医生调整呼吸机参数。
2.7.2神经系统病情观察及护理:重症HFMD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可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昏迷;可以出现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所以需加强病房巡视,严密观察患儿神经系统异常,一经发现,应迅速建立2条或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遵医嘱予以甘露醇、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等药物。对频繁惊厥、抽搐的患儿,遵医嘱给予镇静止惊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牙关紧闭者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人上下牙齿之间,以防舌咬伤。保持患儿中立位,头肩抬高15~30度。密切观察瞳孔变化。记录24h出入量。
2.8心理护理HFMD患儿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疱疹的疼痛,以及临床护理操作较多,极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及不能安静接受治疗。而且对临床监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不能反应真实心率、呼吸、血压,是否对血糖监测有影响也需进一步临床观察,所以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需要亲切、耐心、和蔼,多使用鼓励和表扬法,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取得患儿的信任;同时护士护理操作技术要娴熟轻柔,采用静脉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痛苦。
2.9健康教育
本病为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快,非终身免疫性疾病,可因再次感染而发病;流行时,应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注意小儿的手卫生;由于进几年对HFMD的认识逐渐加深,有的家长谈HFMD色变,一旦患儿确诊HFMD,极度惊慌。所以针对患儿家属我们都给予了HFMD宣传册,告知HFMD大多是普通型,并告知如何观察早期重症HFMD患儿的一些临床表现。通过医患之间的共同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3讨论
HFMD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HFMD病区应及时从普通病例中发现重症病例早期征象,及时积极采取治疗护理措施,这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临床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HFMD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患儿只要能认真做好监测和护理,很好的取得家属配合,就能提高早期发现率,并及时控制患儿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阻止此病进一步进展。李秀勇等[4]认为重症HFMD从发病到病重时间为(3.04±1.39)天,下列情况可作为HFMD重症病例的早期征象:(1)年龄<3岁;(2)持续高热不退;(3)末梢循环不良;(4)呼吸、心率明显增快;(5)精神差、肢体抖动或无力、呕吐、抽搐;(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7)高血糖;(8)高血压;(9)胸片示肺内病变动态变化较快者。因此,在HFMD病程5天内,要重点观察以上内容,以便及时发现重症病例早期征象,寻找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给予积极处理,以提高HFMD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HFMD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需要做好隔离消毒,患儿给予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口腔、皮肤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早期严密细致地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可降低HFMD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对HFMD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S],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S],2011.
[3]蒋洁.手足口病49例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2):170.
[4]李秀勇,韩明峰,冉献贵,等.57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救治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5):59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