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兰(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1653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324-03
【关键词】伤口处理更换敷料
一伤口定义
伤口(wound)是由于物理、机械和热力等外界因素造成的人体活组织的缺损,有时因为医疗意外或生理异常也可导致上述现象。
二伤口分类
(一)病因学分类
根据伤口发生的原因分为机械性伤口、血管病变性伤口、神经性伤口、化学性伤口、微生物性伤口、免疫性伤口、恶性伤口、温度性伤口。
(二)病理生理学分类
1.急性伤口:如手术切口边缘整齐、对合良好、组织损害轻、无污染、创伤后既有愈合迹象、并能顺利愈合。
2.慢性伤口按污染状况分类
(1)清洁伤口:指非创伤性伤口,手术前没有可见炎症,术中没有破除无菌技术的原则。
(2)污染伤口:涉及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或已污染的腔隙。
(3)感染伤口:手术时发现急性细菌性炎症、有脓性物体及坏死组织溢出。
(三)按组织损伤程度分类
第一期伤口(stage-1):皮肤完整、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表面组织瘀血,出现指压不会变白的红印。
第二期伤口(stage-2):表皮及真皮部分剥离,尚未穿透真皮层,伤口基底部呈潮湿粉红状,此期表现疼痛、表皮破损、水泡和小浅坑。
第三期伤口(stage-3):表皮及真皮全部剥离,皮下组织受损,尚未达筋膜和肌层,此期出现不规则的沉凹,不疼。
第四期伤口(stage-4):广泛破坏,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骨头受损,出现潜行,不感疼痛。
(四)按临床表现分类
1.红色伤口:创面有健康的血流易出血、有弹性,正常光泽的肉芽组织,表明为清洁或正在愈合的伤口。
2.黄色伤口:创面内有黄色腐肉、渗出多。
3.黑色伤口:创面有坏色组织、软硬结痂,渗出液少或无渗出,无痛觉有臭味。
三伤口的评估
(一)目的
1.提供伤口现状的资料,作为伤口治疗和评估伤口进展的依据。
2.以相同的方法及工具去评估伤口,利于沟通和统计。
3.预知可能需要的治疗成本及时间。
4.教学的需要。
(二)外科伤口愈合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炎症期(0~3天),炎症反应:红、肿、热、痛。
第二阶段:破坏期(1~6天),巨噬细胞将细菌及凝结物吞噬称吞噬作用。
第三阶段:增生期(3~24天),新的血管生成,胶原沉积及填补伤口
第四阶段:成熟期(24~365天),胶原纤维张力的重修复。
(三)伤口评估的内容
1.伤口病人的整体状况(GeneralSurvey)
(1)伤口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估:营养缺乏,是阻碍伤口愈合最主要的因素,病人的血清蛋白、末梢血象需定时检验,以确定病人的营养状况。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及锌是促成白血球及肉芽增生的主要营养素。
(2)病人伤口疼痛的评估:病人对疼痛的生理反应,可抑制自体免疫系统的活动,间接的阻碍伤口的愈合。
(3)社会心理因素的评估:辨认伤口病人的正、负向社会心理因素,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可加速促进伤口的愈合。(例如:伤口分泌物的恶臭,使病人容易颓丧,无法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间接影响伤口愈合。)及时换药非常必要。
2.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性因素(SystemicFactors)
(1)全身性因素:指伤口病人,除了伤口之外,病人本身的器官或系统的健康状况。
例如:神经系统受损;精神因素使机体对外界刺激无法感觉,无法自卫性保护伤口;运动障碍易造成血流减慢,或依赖性肢体水肿;大小便失禁使皮肤破损。
(2)组织氧气灌流的评估:缺氧的病人,伤口愈合较慢。(例:心、肺血液循环病变。)组织的氧分压力须≥32mmHg,以维持细胞的再生、胶原蛋白的合成及白血球的活性。
(3)营养均衡的评估:体重、血清蛋白、转铁蛋白、三头肌皮皱厚度、VitA、VitB、VitC、VitD及锌是促成白血球及肉芽增生的主要营养素。
(4)新陈代谢疾病的评估:糖尿病及肾脏病变病人,伤口愈合较困难。糖尿病人如血糖控制的不好,导致炎症反应受阻。肾脏病变病人由于血中废物的排除困难,凝血功能减低,造成伤口感染的机会增加,伤口愈合困难。
(5)年龄老化:
A.炎症反应减缓
B.新血管与胶原蛋白合成减少
C.皮脂腺分泌功能减缓,皮肤变得干燥。
D.表皮与真皮附着力减低,所以老年人皮肤需特别评估与护理。
(6)类固醇药物的使用:抑制炎症期、抑制纤维母细胞及表皮活动,皮肤增生及伤口收缩被延误(可补充VitA进行改善)。
3.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性因素(LocalFactors)
局部性因素:指伤口局部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伤口的愈合。所以需要明确的辨认可能影响到伤口愈合的局部因素,采取有效的局部处理,以达到预期的愈合效果。
局部伤口评估,应重点对伤口基底部、分泌物及伤口周围皮肤评估。
(1)伤口基底部的评估
包括:基底部的颜色(反应局部血运情况)、肿胀情况、伤口基底有无结痂、异物、有无摩擦力、剪力、压力的影响、是否干燥或渗漏过多等异常。
(2)伤口渗出液的评估
量:少量(5ml/24h)
中量(5~10ml/24h)
多量(大于10ml/24h)
衡量敷料的干、湿作记录。
颜色:清澈、粉红水样、黄脓、绿黄脓、褐色。
气味:伤口感染产生的恶臭味(大肠杆菌),除去不透气敷料时会有气味。
(3)伤口周围皮肤的评估
颜色:红斑(粉红色一紫色)、苍白、瘀斑。
完整性:浸软、皮炎、糜烂、水肿或坚实。
(4)伤口异物的评估
包括:环境异物(如:灰尘)、敷料纤维、手术缝线、坏死组织。
(5)伤口局部感染
菌落>100000、伤口局部呈现红、肿、热、痛及恶臭的现象持续增加、伤口内的肉芽容易破碎、流血、颜色灰暗等现象。
细菌培养: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过多的分泌物、以十点的方法抹试。
4.伤口对病人影响(theResultsofWoundInfluence)
伤口可对病人造成身心、社会角色、经济等影响。例如:瘢痕影响病人外观,改变身体与心理,特别角色或社会角色失调。这些影响病人的身心、社会的因素应涵概在伤口康复计划中。
(四)伤口评估的方法——测量伤口
当有关伤口评估资料收集后,我们需要用具体的工具测量局部伤口,作为伤口护理计划中的评值指标。伤口测量应包含质性及量性的描述。
用具准备:无菌消毒的长棉棒或探针、线状测量工具、描摹伤口的工具、照相机直接取得伤口的资料。
四伤口包扎和敷料
主要作用:隔绝创面、防止污染、止血、止痛、避免机械性损伤和安抚等。
急性创面敷料:包括传统敷料和新型敷料。
(一)传统敷料又叫惰性敷料如纱布。对创面的愈合无明显作用
1.优点:①保护创面;②有吸收性;③制作简单;④价格便宜;⑤可重复使用。
2.缺点:①无法保持创面湿润,创面愈合延迟;②敷料纤维易脱落,造成异物反应,影响愈合;③创面肉芽组织易长入敷料的网眼中,换药时可引起疼痛;④敷料被浸透时,病原体易通过;⑤换药时,易损伤新生的组织;⑥换药工作量大。
(二)新型敷料、生物活性敷料也称密闭性敷料,它能与创面周围紧密连接,防止干燥,为创面提供一个低氧、微酸的湿润环境。可通过直接与间接作用进而加速创伤修复进程
特点:
1.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溶解;
2.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
3.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上调其活性;
4.减轻疼痛与创面换药时的再损伤;
5.不增加感染率。
五非感染伤口换药
1.择期手术后伤口换药选择在术后3~5天,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液化。
2.方法:酒精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消毒后切口覆盖敷料,一次性创口贴。
3.拆线
(1)影响拆线时间的因素:伤口张力、营养状态、放化治疗、美容术。
(2)血循环好的部位如颈部甲状腺手术4天拆线,腹部6~9天,四肢14天拆线。
(3)早期拆线避免“蜈蚣脚”、“铁路轨”样瘢痕。
六切口感染处理:局部处理是关键
1.传统处理
撑开一小口引流,换药,靠肉芽组织填合,缺点:时间长,易形成窦道。
2.切口感染改进处理
早期,全层敞开换药,清除各种异物、积液、积脓。换药4~6天后二期缝合。
优点:愈合快,并发症少。
缝合方法:分层缝合或者全层缝合。
七开放性伤口的处理
清创术:清创术是对新鲜开放性污染伤口进行清洗去污、清除血块和异物、切除失去生机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一)清创的方法与步骤
1.简单清创法
适用于污染轻者。用1:2000新洁尔灭液或洗必太溶液等清洗创面及周围皮肤,也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必要时剃去创面周围毛发。
2.污染明显者
用肥皂水加双氧水轻轻拭洗创面及周围皮肤,除去异物与油污,再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按前述方法进行皮肤消毒。
可作低位剪开引流,让积液排完后,表皮仍可保护创面,剪除已剥脱之表皮,但未剥脱者严禁撕去。也可用皮肤保护膜加压包扎水泡,渗液多就用注射器以无菌操作在皮肤膜上抽吸后再贴一新的皮肤膜,可促进愈合。
3.正确处理伤口的几个简便方法
(1)处理伤口常用物品
①清洗消毒剂:75%酒精、磺酊(或磺伏)、3%双氧水、2%红汞、0.9%生理盐水。以上消毒剂可去药店或医院购买。
②敷料类:纱布块、棉球、棉签、绷带、胶布、创可贴等,以上敷料可去药店或医院买。如自行制作的纱布块、棉球、棉签,可放置饭盒进行蒸锅消毒。
③换药用具:不锈钢饭盒1个,内盛短解剖有齿、无齿镊各1把、医用剪和棉球适量。
(2)新鲜伤口的处理
如伤口不大,伤口边缘整齐对合好,用棉签蘸双氧水清洗伤口,伤口周围碘酊、酒精消毒,用创可贴敷盖伤口。如伤面表皮剥脱,经清洗消毒处理后,伤口撒少许消炎粉,盖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伤口大、深或伤口边缘剥开,应去医院清创缝合。若为铁锈或污染物所致伤口,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
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用破伤风抗毒素2万~5万国际单位加人5%葡萄糖溶液500ml缓慢静脉滴入,并维持使用3~5日。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用一次,剂量为3000单位。
参考文献
[1]黄建一,孙红玲,严英芳.多发伤病人伤口疼痛护理与敷料的选择[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2期.
[2]麻春英,李萍,王晓凤,陶建双.伤口护理的管理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