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东刘波王大伟赵永伟(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碎石室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少年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经验。方法回顾分析ESWL治疗童少年上尿路结石(13例肾结石和10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次ESWL治疗成功16例(69.56%),2次治疗5例(21.73%),3次治疗1例(4.35%),无效1例(4.35%)。结论ESWL是治疗儿童少年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首选,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关键词】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碎石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7-14岁。平均10.6岁。肾盂肾盏结石13例,结石直径0.8-2.1cm,输尿管结石10例,结石直径0.8-1.4cm。其中2例并重度肾盂输尿管积水;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7例。结果:随访23例中,1次治疗16例,2次5例,3次2例。结石完全排净占82.61%,结石残留4例(17.38%),无效而改成开放手术1例(4.35%)。出现血尿21例,发热2例,"石街"1例。患儿多因腹痛、腰痛或排尿不适、血尿而就诊,均经B超或部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确诊。
1.2治疗方法本组13例患儿治疗前给予镇静及镇痛药物,其余术前未用药。采用多尼尔“小王子”体外冲击波碎石机。B超引导定位,病人采用仰或俯卧位,冲击波治疗路径根据结石部位采用腹侧或背侧进行,治疗电压分别为5.0-7.0KV,冲击次数400-1000次(成人2500-3000次),平均800次。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及时校正焦点,尽量缩短治疗时间。本组除3例肾结石、2例输尿管结石经2-3次治疗(治疗间隔2周),其余均为1次治疗。治疗后常规口服消炎解痉药物,碎石当天禁剧烈运动。随访3个月,密切观察排石情况及肾功能。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有排石,随访3个月除4例肾结石有小碎石,其余患者结石均完全排出,排净率为82.61%,大多数患儿排石初期有轻微肉眼血尿,部分有轻度皮肤瘀斑,全组均无肾周血肿、便血及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复查也需B超进行,且未见肾功能损害。
3讨论
小儿泌尿系结石相对成人较少见,但我们仍能见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特别是饮食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常因疼痛或排尿症状而就诊。部分患儿还经常被误诊,贻误治疗。本组用B超定位,避免了X线对小儿卵巢生殖细胞或睾丸的伤害,且可于术中连续跟踪,实时调整,提高碎石效果。
小儿ESWL治疗室需要妥善固定,特别是加强术前鼓励劝说和引导很重要,本组病例并没有给予患者麻醉。多能耐受治疗,部分采用镇静及镇痛剂。
儿童身体组织生长活跃,含水量大,冲击波传导时能量衰减小,并且小儿结石形成时间一般较短,结构疏松,组织炎症水肿、粘连及肉芽组织包裹的可能性较少或程度较轻,因而较成人结石更易击碎,但治疗时必须掌握适应症,采取低能量碎石,逐步增加电压增加适应性,以降低痛感,应用B超连续跟踪等措施,尽可能一次粉碎结石。小儿输尿管弹性好,少儿活动量大,排石能力较成人强,本组所有病例ESWL后均立即排石,除4例肾结石超过1.2cm者有残石外,余者均在3月内均排尽结石。
体外冲击波对肾脏的生长和发育带来影响目前还没有报道。本组部分小儿碎石后出现皮肤瘀斑和轻微肉眼血尿,无需特殊处理,但对较大且不易粉碎的结石,仍应分次为宜,间隔时间至少两周以上,以利于肾脏及周围组织的修复及排石,效果不显尽快改用其他治疗办法。
儿童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是代谢紊乱和解剖异常。ESWL前应细致了解泌尿系统的功能及生理状态,儿童碎石后一旦发生输尿管梗阻,对泌尿外科腔镜技术处理要求更高,否则尽快行开放性手术。小儿ESWL碎石对性腺、骨、肺及脊柱等防护尤为重要。采用低电压,定位要准,配合抗生素应用预防并发症。
儿童泌尿系结石的特殊性,决定了治疗的特殊性,但ESWL仍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淳,林炳森,黎明.儿童少年上尿路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J].中国校医,2008年12月第18卷第6期.
[2]袁渊.用于儿童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