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6
/ 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焦条云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柏林中心小学746000

现代数学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让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开发智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能力是以概括为基础,将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组成开放性动态系统的结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结构的核心,它包括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而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这一发展过程。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有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学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步骤。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所需条件,扩题训练,进行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

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比如,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

速算比赛,可以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地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的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总之,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向。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