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铁路出现在欧洲。在此后一个多世纪里,铁路运输为推动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百多年来,铁路客站随着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风格。铁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开创期(1825-1850年),发展期(1850-1913年),成熟期(1913-1960年),新发展期(1970年至今)四个阶段,几乎与铁路的发展同步,铁路客运站从出现至今天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
1.早期(1825-1850年)
世界上最早的火车站是英国曼彻斯特的利物浦火车站(图1)(LiverpoolStation,1829),由于当时铁路运输刚起步,早期站房的功能和形式都非常简单,车站也只有单一的等候功能。车站大多数很简陋,只是在普通房屋旁加上一个挡雨防晒的站棚,有的甚至只在铁路旁搭一个雨棚,形成旅客与列车共处的内部站台空间。由于列车的班次少且在站停留时间长,所以站台成为车站的主要空间,覆盖站台的站棚成为火车站有别于一般建筑物的主要特征,类似的还有1840年建造的德国卡斯尔站。
2.中期(1850-1913年)
十九世纪是火车的世纪,随着铁路客运量迅速增长,站房的建设也日臻成熟,逐渐发展成由车站广场、客运建筑和站棚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群。这一时期的大型站房一般都采用大跨度结构,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车站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被当作“城市大门”而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此斯间所建造的铁路客站,体形庞大、投资巨额、美轮美奂。显示了当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对铁路运输的信心。在这一时期,仅巴黎就出现了7座大型铁路客站,其中5座虽几经改造但一直沿用至今。比较著名的有伦敦圣•潘考站、法兰克福总站(图2)、巴黎总站(图3),以及意大利米兰中央火车站等。
这一时期铁路客站的功能相对简单,主要是为旅客提供一个上下车的环境,其中一些大型客站所采用的高大开敞的空间,主要是为了解决蒸汽机所排放的烟尘和蒸汽问题,也是为旅客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同时又创造出一个宏大的空间效果。由于当时建筑业界正处于古典复兴和折衷主义盛行的阶段,而大型铁路客站又是社会所关注的、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公共建筑。因此,一些先进的建筑思潮和方法,钢铁和玻璃等新兴材料,都广泛地应用于铁路客站上。车站内部开阔高大,大厅上空覆盖着玻璃顶棚,制作精美,带有浓重的古典风格,呈现出无穷的魅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聚集地,历史上称这一时代的铁路客站为“维多利亚式”[2]。
3.后期(1913-1960年)
20世纪初期到中期,此期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方面,西欧各国的经济受到战争的破坏,直到1955年前后,世界经济才复苏发展。另一方面,虽然铁路仍是各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手段,但随着经济决速发展,公路建设、汽车制造、航空运输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使得公路运输、空运和铁路运输展开了竞争,汽车与飞机在运输市场占据了大量份额,旅客乘火车出行的比例大幅下降。这一阶段各国铁路客站建设进展不大。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注重速度与效率,再加上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影响,铁路客运站逐渐摆脱了繁琐的空间分割和刻意的豪华装饰,更加简化、紧凑、追求效率,强调功能性。如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罗马总站(图4)以及荷兰的埃因霍温站等一批新客站都是很好的例子。
4.现代(1970年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工业的过度发展,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现,西方工业国家对交通运输的能耗与排放问题日趋重视。铁路以其节能、经济、安全的特点又开始得到了各国的重视,高速铁路成为现代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如法国的TGV;德国的ICE等,其运行时速在200~350公里左右。由此产生了很多新型高速铁路客站,这些客站与传统的铁路客站之间有不少区别,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客站内涵的扩张。这一时期铁路客站建设已开始超越单纯的铁路客站的合义,发展成为综合交通的节点或枢纽,在站址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与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方式的结合。
其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为突出,现代铁路客站在功能上更加注重和关心旅客在使用上的感受。一是在客站内部大量引入阳光、绿化和自然的空气,并把这些元素组织到客站的各个空间之中;二是千方百计地缩短旅客进出客站的走行距离,创造出顺畅便捷的换乘条件;三是更加注意细节,使客站的各个部位更加人性化,尽可能为旅客提供各种服务和便利。
第三,
大量采用新科技成果。这一时期的铁路客站建造手法,采用了大量现代建筑技术成果,以精巧、纤细、富于想象力的大跨度结构代替了原来规模宏大并带有古典装饰的巨型结构。这些变化反映了当代铁路客站建造上的高科技水平和建筑设计发展潮流。可以想象,当时速300公里的流线形高速列车进入到这一充满了阳光、绿化和通透新颖的内部空间的时候,给人带来的是对现代科技成果的欣赏与自豪,铁路客站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往陈旧、古老的形象,走进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结语
纵观国外铁路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可见铁路客站从功能、规模到建筑形态的演变,都取决于旅客运输需求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相关交通方式的发展变化。因此,不同时期建造的铁路客站,必然地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和社会文化氛围。在铁路客站建筑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过程中,西方建筑师们对铁路客站建筑设计的领悟,及其适应时代要求、服务交通功能、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对我国现阶段铁路客站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