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韦向亮李皿庞继彦卢安琦赵东

韦向亮李皿庞继彦卢安琦赵东(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研究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住院治疗的736例患有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病例,回顾性研究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手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736例病人共有782个动脉瘤,完全栓塞者有534个,占68.28%;栓塞95%者174个,占22.25%;栓塞90%者44个,占5.63%;<80%者30个,占3.84%。454例病人手术后3个月至1年给予MRA复查、122例给予DSA检查,其中有160例患者失访,36例患者复发,24例给予二次手术治疗。有42个动脉瘤在进行介入栓塞的手术过程中出现破裂出血,其中14例在手术后进行复查CT发现血肿较大,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给予脑动脉瘤夹闭术及血肿清除术。疗效(GOS分级):V级(良好)586例,占79.62%;IV级(中残)136例,占18.48%;III与Ⅱ级(重残)14例,占1.90%;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以预防动脉瘤再次发生破裂出血,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脑血管瘤介人治疗微弹簧圈栓塞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229-02

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给予微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病人73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有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行介入治疗的7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454例给予颅脑CT血管造影(CTA)检查、122例给予MRA检查,全部病人同期给予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以及介入治疗,发现有脑动脉瘤总共782个。其中,男334例、女492例,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为56.8岁;单发动脉瘤者708例,多发动脉瘤者28例;发生部位:位于前交通有312个,位于后交通有238个,位于大脑中动脉有148个,位于椎-基底动脉动脉有84个;动脉瘤直径:2.0-6.0mm378个,6.1-10.0mm152个,10.1-25.0mm82个,大于25.0mm6个,12个是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无法测量);Hunt-Hess分级:I级172例,Ⅱ级338例,Ⅲ级226例。手术时间:蛛网膜下腔出血≤8小时(超早期)治疗58例;8-24小时156例;25~48小时212例,49-72小时310例。

1.2方法所有病人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施行Seldinger操作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或者颈动脉,放入6F鞘,实施脑血管造影,包含有双侧颈内动脉以及双侧椎动脉,如有必要可以加做颈外动脉及脊髓血管造影。发现脑动脉瘤时进行三维重建。放入6F导引管到颈内动脉或者椎动脉内,深度与颈2椎体持平。按照动脉瘤的部位、形态与载瘤血管的曲度,把微导管(SL-10/Prowler-10)的头端给予塑型。按照DSA路径图,应用微导丝把微导管置入动脉瘤体内,微导管头端放入动脉瘤体的外1/3处。通过造影进行复查发现微导管置入的位置满意后,将微导丝拔出。按瘤体的大小及形状,选择合适的弹簧圈,通过微导管把弹簧圈放入动脉瘤体内,第1个弹簧圈要在瘤体内形成“网篮”,查看弹簧圈的构筑形态,进行调整使之达到满意的形态。再应用小型号的弹簧圈放置于动脉瘤内,直到瘤体腔致密填塞。在x线引导下,拔出微导管,通过导引导管再次造影,查看动脉瘤的填塞状况及动脉血运情况。填塞完毕后,缓慢将导引导管拔出,放置导管鞘,不中和肝素,6小时以后将导管鞘拔出,按压穿刺部位20分钟并进行加压包扎。术中全程进行肝素抗凝治疗,把12500U肝素溶于生理盐水中,并稀释至10ml,根据病人体质量的1/15ml首次给药,l小时后再给予半剂量,再过l小时继续减半剂量,最少给予lml。维持到手术完成。术中或术后需鱼精蛋白中和时,根据肝素化时间最后2小时的总和l:l进行中和。

1.3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判定标准最少在2个投影角度,连续查看动脉瘤,没有显影者是100%栓塞,瘤颈有少许残留者是95%,瘤颈残留者是90%,出现少量瘤体残留者是80%,少部分瘤体残留者是<80%。

2结果

2.1临床疗效本研究736例、782个动脉瘤,完全栓塞者有534个,占68.28%;栓塞95%者174个,占22.25%;栓塞90%者44个,占5.63%;<80%者30个,占3.84%。疗效(GOS分级):V级(良好)586例,占79.62%;IV级(中残)136例,占18.48%;III与Ⅱ级(重残)14例,占1.90%;无一例患者死亡。454例病人手术后3个月至1年给予MRA复查、122例给予DSA检查,其中有160例患者失访,36例患者复发,24例给予二次手术治疗。

3讨论

脑动脉瘤最大危害是破裂出血。治疗脑动脉瘤的目的为除去病因,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所以在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进行治疗。以前开颅手术为脑动脉瘤主要治疗手段,从Guglielmi研究出电解脱弹簧圈治疗脑动脉瘤后[1],该治疗手段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各种新型弹簧圈[2]的问世及颅内支架的出现,介入治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约80%的脑动脉瘤病人可进行介入治疗。

预防动脉瘤复发的关键为达到致密栓塞[3]。放置弹簧圈时根据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的基本原则,避免出现动脉瘤腔分隔,应用最后一个弹簧圈时,应用较细、较短及较软的弹簧圈,尽量把瘤颈完全栓塞[4]。

本文显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进行介入治疗可以预防动脉瘤再次发生破裂出血,且致密栓塞能减少动脉瘤再通。

参考文献

[1]夏吉勇,贺军华,侯瑞光,等.水解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08,3(2):71-73.

[2]GeyikS,YavuzK,ErgunO,eta1.EndovasculartreatmentofintracranialaneurysmswithbioactiveCerectycoils:effectaontreatmentstability[J].Neuroradioiogy,2008,50(6):509-515.

[3]VeznedarogluE,KoebbeCJ.SiddiquiA.Initialexperiencewithbioactivecerecytedetachablecoils:impactonreducingrecurrencerates[J].Neuroradiology,2008,50(6):509-515.

[4]陈鑫璞,黄清海,许奕,等.支架辅助栓塞破裂性前交通宽颈动脉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12):110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