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对就诊流程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目标达标率为123.5%。进步率为74.8%,均达到预期目标。口服给药查对错误由开展前的(10.5±2.34)件,降到开展后的(2.1±1.14)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5%,提高到开展后的96.2%,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精神科住院;给药查对;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151-02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为了解决工作场所中的关键性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织起来,运用各种科学的工具和方法,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和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1]。近年来,随着品管圈概念在各个行业的成功推广和应用,也逐渐被运用到医院管理当中[2-3]。目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手段中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精神科护士每天的给药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因相关标准及流程欠规范,存在较多的给药错误风险,护士查对上班口服药医嘱的工作量增多,风险也增高,护理人员精神压力加大,为减少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于2015年1月—2015年6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为精神科男病区,护士共有17人,年龄18~38岁;护士长1人,护士长助理1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11人;学历:本科5人,大专6人,中专6人。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及确定主题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QCC小组,小组由6名护士组成,其中2名圈员被推举为正副圈长,护理部主任担任辅导员。第1次圈会在头脑风暴法后经讨论确定“萤火圈”作为圈名,并确定圈徽。通过头脑风暴法,根据选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圈能力,将“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2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即指在医生开具口服药医嘱起至患者服药结束过程中,护士处置时有可能导致患者最后服药错误的所有不规范的风险因素(将医嘱处置的步骤分为医嘱录入、医嘱校对、医嘱发送、医嘱转抄、药物核对、身份识别、给药,每一部分都需要查对,最后未形成给药错误事实的也列为查对错误)。从2015年2月1日—2月28日由查检人员每日17:00对我区在院病人前24小时所执行的口服药医嘱进行逐项核查。查检标准:(1)医嘱录入错误包括剂量、时间、用法、药名频次错误;(2)校对错误有未发现医嘱录入错误,校对时间不及时,校对有遗漏;(3)发送错误包括发送时间不正确不及时,漏发或多发送医嘱。对未能发送的医嘱未做处理;(4)转抄错误包括药名、时间、频次、用法、剂量错误,字迹模糊,错别字,字迹潦草无法识别;(5)核对错误包括核对药物与医嘱不符;(6)身份识别错误为所用药物与目标人物不吻合;(7)给药错误为药物使用方法错误。根据“80/20”原则,转抄错误、核对错误、校对错误是导致错误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将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定为转抄错误、核对错误、校对错误。
1.2.3目标设定及解析作为首次开展品管圈活动,因此把圈能力设定为60%。改善前精神科口服给药查对错误率为3.3%,目标值=1.3%,改善幅度=61%。从制度、流程、病人、护士和其他等方面分析,制作原因分析鱼骨图1张。(见图1)
1.2.4对策实施与检讨
1.2.4.1改善给药流程,设计新的给药指引针对改善前从开出医嘱到执行转抄太过繁琐,转抄错误多,无详细具体的给药流程。对策内容:(1)报请护理部及信息科设计电子打印的服药卡,针对新的服药卡制定使用流程,包括长期及临时口服药;(2)优化给药流程,制定详细全面的给药指引。
1.2.4.2提升护理人员对药物相关知识的能力改善前:护理人员对精神科药物相关知识的认识参差不齐,部分人员不能达到相应层级要求。对策内容:(1)病区内每季度组织培训各层级护士“精神科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要有相关的课件,规范。(2)将“精神科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及“口服给药相关制度”纳入新同志的带教计划,新进人员必须学习与掌握;(3)将培训考核成绩纳入绩效管理。
1.2.4.3制定服药宣教方案、制作健康宣教处方改善前对服药宣教无具体实施方案,无服药健康宣教处方。对策内容:(1)制作健康宣教表,设定每周二由责总班下午宣教服药注意事项,集中宣教;(2)制作健康宣教处方。
1.2.5评价方法使用同一查检表收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使用医院护理部制作的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10项,分别以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级评定,对应分值分别为5、4、3、2、1分;评分3分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
1.3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情况开展品管圈后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目标达标率为123.5%。进步率为74.8%,均达到预期目标。口服给药查对错误由开展前的(10.5±2.34)件,降到开展后的(2.1±1.14)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
2.2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5%,提高到开展后的96.2%,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P<0.05)。
3.讨论
品管圈活动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4]。近年来,品管圈活动逐渐被应用到医院护理工作的许多环节,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5-8]。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们的品管手法,成就感以及凝聚力都有明显的提升。数据显示:开展品管圈后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目标达标率为123.5%。进步率为74.8%,均达到预期目标。口服给药查对错误由开展前的(10.5±2.34)件,降到开展后的(2.1±1.14)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5%,提高到开展后的96.2%,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可以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为期半年的圈活动,使得病区护理人员感到能更轻松严谨的工作。圈员之间更加团结,一路走过,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一次又一次的前进,有苦有笑,让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一路成长,我们所有圈员坚信,通过一次次的品管圈,一次次的质量改善,护理工作将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钟朝嵩.品管圈实际演练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8.
[2]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
[4]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5]蔡贤黎,王萍,徐建鸣,等.品管圈活动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J].护理学杂志,2013,28(13):1-4.
[6]庄海英,颜波儿,潘海燕,等.品管圈活动提早胸外科出院患者离院时间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4):67-69.
[7]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
[8]崔静怡,崔界峰,邵静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患者意外风险因素中的应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5,(3):286-28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