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 2

29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徐卫

徐卫(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26001)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46-0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症,其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本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所引起的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是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川崎病共29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分享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共收治川崎病共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岁;均有发热、口唇皲裂、双眼结膜和口腔粘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端样脱皮,出现杨梅舌10例,皮疹10例。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

1.2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早期均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口服,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果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瘤。28例治愈出院,一例好转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儿由于发热、口腔明显疼痛,加之医院陌生环境,易发生恐惧害怕、哭闹,对治疗护理极不合作。因此护士对患者要充满爱心细心、耐心。了解患者的喜好,尽量逗乐抚摸他们,以减轻他们的恐惧感,使他们感到有安全感。同时耐心向家长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愈后有可能出现并发症、护理注意事项,以及告诉家长配合治疗护理的重要性,以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2.2发热护理对于体温超过38.5度的患儿,每四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使用冰袋、冰贴降温,降温效果不佳时,遵医嘱予药物降温,如口服美林、泰诺等。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静脉补充液体。退热期间及时擦干汗液,及时更换潮湿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平整,无渣屑,减少患儿不适并防止受凉。同时注意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20-22度,相对湿度50%-60%),定时开窗通风,定时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注意保持病室干净。急性期患儿要安静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

2.3口腔黏膜护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二次,预防继发感染。口唇皲裂者可涂石蜡油以防干裂出血和疼痛,好有血痂可用温水棉球擦净并涂以软膏。注意观察口腔粘膜有无糜烂、溃疡等。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温良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宜,避免生冷酸辣坚硬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少食多餐。

2.4皮肤护理急性期患儿手足硬性水肿疼痛,护理时动作要轻柔。热退时指趾端出现膜样蜕皮时,要反复告诉患儿家长,不要人为撕拉,应让其自行脱落,对半脱的痂皮用消毒剪刀剪除以防止血和继发感染。应注意保持肛周围皮肤清洁,每一次洗后用温水及时清洗臀部并涂鞣酸软膏。勤剪指趾甲,防止抓伤和擦伤皮肤,引起感染,必要时可戴手套保护。

2.5眼部护理保持病室内光线柔和,尽量采用自然光线,避免强光刺激。保持眼部清洁卫生,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两次,局部可涂金霉素眼膏或滴眼药水,以减轻眼部的不适和球结膜充血。

2.6用药护理在发病早期用大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入,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瘤。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容易被污染且容易引起变态反应。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最重要的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常发生在十分钟之内,因此静脉输注开始速度宜慢,并注意观察有无面色、意识、体温、皮疹等不良反应。20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在调整滴速。丙种球蛋白的价格高,应避免浪费,在输注前后均要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应尽量单独输注,禁止与其他药物混合输入。川崎病患儿都有血小板增多,血液呈交凝状态,血小板易凝集形成血栓。肠溶阿司林和双嘧达莫有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早控制血管炎,防止形成冠状动脉瘤是治疗川崎病的关键,首选药物是阿司匹林。肠溶阿司匹林应在餐后服用,减少对胃肠道刺激。同时注意忌辛辣、粗糙食物,防止胃出血。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皮肤牙龈出血、粪便、皮疹等。定期复查血常规,注意血小板变化。遵医嘱坚持长期服药,嘱勿随意停药。

2.7出院指导指导家长注意患儿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预防受凉感冒。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坚持按医嘱服药,避免漏服,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带患儿来医院复查,特别强调按期复查的重要性。门诊随访半年到一年。有冠状动脉受损者,需密切随访。

通过对29例川崎病患儿的观察和护理,需求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本病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尽早确诊,积极主动与家长及患儿进行沟通,以取得合作,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本病的护理重点是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加强皮肤黏膜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9-260

[2]胡亚美,江载芳,诸棠福主编,实用儿科学(上册)[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