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形象构建和提升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形象构建和提升的思考

张丽肖新俊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随州441300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特别是高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下,高职院校形象塑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形象塑造的意义,阐述了“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形象构建的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形象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形象发展策略

一、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时代,授受双方的身份更加平等,接受方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和微信平台等网络传播媒介发布和共享信息,同时授受双方能主动参与意见表达和舆论传播。从2016年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幽默真性情的毕业致辞在网络蹿红和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王娜娜上学被顶替”事件可以看出,互联网既可以成就一个高职院校的形象,也可以让一个高职院校“斯文扫地”。

二、高职院校“互联网+”形象构建基本要素

1.主体人物形象——教师和学生。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串并其它工作的核心,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受到“互联网+”视域的影响。而当今高职院校的教育者,既有“80后”“90后”的中坚力量,也有“60后”的老教授们,特别是面对在信息网络时代中活跃的“95后”学生们,更要针对性了解他们的心态,必须就“互联网+”进行学习和了解,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教学模式上,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新形势的教学活动,如“慕课”“微课”,形成线上和线下教育的结合,自主学习与翻转课堂相呼应,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管理模式。

2.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治学理念、办学定位、运行机制。在治学理念上,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把高职教育思路融入到“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之中,将治学理念落实到培养人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上,做好改革创新“常态化”。在办学定位上,互联网融入到高职院校育人体系中,让学生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出发展潜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产业变革提供满足互联网个性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在运行机制上,“互联网+”催生了智慧校园管理模式。一方面可利用信息传播技术推进高职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可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可建立双向支持的教育合作组织或教学联盟,持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共同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无形中为地方发展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3.校园外部环境——校园环境、宿舍条件、后勤服务。互联网成为高职院校宣传自身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作为主打“名片”,更加需要互联网进行推广。各高校利用腾讯、优酷、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平台,通过宣传片、图片、小视频来宣传校园硬件设施,用最小的成本获取了最大的传播效益。通过转发朋友圈、互赞等方式,学生参与度高,点击率高,真正做到了由老师到学生、由校内到校外,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形象发展策略

1.科学定义高职形象,加强校园内部管理。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划时代影响,积极转变办学理念,科学定义新形象。要注重内在实力的培养,把“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协同”融入到高职形象的构建中,把专业建设融合到产业发展和行业要求中,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苦练内容,从本质上美化形象。同时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师资水平,避免负面新闻曝光给学校形象造成伤害。要加强校园网站、校园论坛和微信公众号的建设,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制度,使其成为既是宣传窗口又是监督的平台,从内外两个方面推进学校树立良好形象。

2.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办学水平。学校要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首先要了解自身所处教育系统的层次和自身的优劣势,围绕市场办学,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和区域发展需求,合理统筹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增强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要加强市场办学意识,培育“互联网+”办学特色。同时,唯有落实到制度层面,新的办学理念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提供“互联网+”特色保障体系,使提升办学水平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网络预警和反馈机制,提高危机应对能力。“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既是信息的发动者更是被动的接受者,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的产生和发展会传播得非常迅猛。学校要提高危机意识,防范于未然,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还原事件真相,制定详细的预警方案,将危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可设立校园发言人制度,对于事关公众社会利益的信息主动准确发布,让谣言无处遁形。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公众反馈意见,及时修正应对方案和措施,公开透明反馈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引领舆论导向,避免使学校工作陷入被动。同时要审视工作中潜在的危机隐患,建立危机应对制度和系统,避免小事件被互联网无形放大而上升为形象危机事件。

参考文献

[1]王素芳新媒体传播视阈下的高校形象构建现实路径探究[J].文化艺术,2014,(5)。

[2]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5)。

[3]闫景丽对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