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采用的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它把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理解的抽象内容,地理学科中复杂的变化过程以及地理事物结构中细微的差别等,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方法的运用,使教学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它打破了“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以下,我以初中地理为例,谈谈多媒体教学在优化地理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1.创设情境,引趣思考学生初学地理时,对地理的基本概念以及空间的想象能力都比较模糊。而多媒体则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动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同时,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有关地球的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消除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畏惧心理,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中东》一课时,播放一些有关中东的新闻图片和自录的新闻,启发学生讨论,这样使学生初步了解中东的大概局势,如为什么本地区会成为热点地区等,就这样,使学生处于一种近距离的情境中,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在理解公转和自转的同时,要知道产生的过程及结果是什么,既是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更是本知识点的基础。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变化过程,配以动态演示,使地球的运动简单明了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因而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人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就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结合教材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能力。例如:在学习《美国》一课时,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湖泊时,教材简洁,知识点交叉多,并且是以图的形式反映在学生面前,要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必须要将所有的图结合起来,对学生来说,体现了读图的综合能力。通过多媒体将这些图展示在大屏幕上,使本章所有的内容都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以上是我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认识,虽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对现代教育才能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