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潘海英王磊

潘海英王磊(潍坊市中心医院山东青州2625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249-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36例患者积极去除病因,合理营养,加强饮食护理,严密观察及止血等治疗。结果33例患者痊愈,死亡3例。结论积极预防,正确、恰当的护理对急性脑出血和并应激性溃疡的痊愈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护理

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达34%-53%病残率高达51%-85%。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应激性溃疡出血可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加重脑损伤和其他脏器的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我对36例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

1.2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时间常发生于脑出血后1周内,2周后也可发生。

2预防

去除各种应激因素,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消除各种噪音,严格限制探视人员,保持病人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保证病人良好的休息。保持二便通畅,避免各种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呃逆、高热等应给予有效的控制。提供足够的热量,避免负氮平衡,增加身体抵抗力。宜给予营养丰富的流食,少量多餐,必要时可留置鼻饲,加强营养。及时正确执行医嘱。

3护理

3.1基础护理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给予氧气吸入,头部抬高30°,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血造成窒息。适时翻身,轻拍背部,以利于呕吐物和分泌物的排出,预防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止血、输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加强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

3.2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的护理一旦确定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即刻遵医嘱给予止血药、止酸剂、质子泵抑制剂,如立止血、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密切监测病人意识、呼吸、血压、心率变化,必要时输入新鲜血,补充血容量,如有休克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同时记录呕血、黑便量、颜色和性质。禁饮食,并每2-4h胃内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黏滞度增加,血小板聚集而促进凝血,达到局部止血的目的,同时还可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胃酸对破裂血管局部刺激引起的疼痛,亦可胃管内注入凝血酶。每次注入前抽吸胃液,了解胃液性状,并注意大便颜色,及时做大便潜血试验,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3.3胃管的护理昏迷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可以通过鼻饲供给营养和热量,也可抽取胃液检测出血和通过灌入盐水和药物预防和治疗消化类出血,我们通常选用16#胃管。下管过程中动作轻柔,到达会厌部时抬高头部,以增加咽后壁弧度,过咽部后放下头部,缓慢插入胃内,粘于鼻翼两侧,每次为患者喂饮食前先抽吸胃液,查看有无出血,鼻饲后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鼻饲管,以保持胃管通畅,防止食物残渣堵塞胃管。并测量胃液的pH值,防止自身消化和保护胃黏膜,若患者胃液偏酸,可给予0.2g甲氰咪胍,氢氧化铝凝胶等灌入防止出血,若患者胃内有出血,则应给予暂禁饮食,通过胃管向胃内灌入凝血酶、氢氧化铝凝胶等保护胃黏膜,以达到局部止血的作用。

3.4饮食护理出血伴剧烈呕吐者应禁食至出血停止后24-48h,期间以静脉营养为主,出血停止后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对早期鼻饲行肠内营养者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等。饮食温度37℃~40℃,量约300~400ml,3~4次/d。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或无渣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食多餐为原则,禁止食用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及刺激性的食物。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3.5口腔护理大量出血病人口腔内有血液残留,极易出现细菌繁殖,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味,注意口腔黏膜的变化。

4体会

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尤其是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复杂,变化较快,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要严密观察脑出血患者的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好转与恶化,为治疗提供依据。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根本原因在于原发病,对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才是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根本措施,尤其脑出血发病初期,提前预防以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非常重要。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脑出血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在护理上,留置胃管、禁食、饮食护理和基础护理很重要,并注意止血药的及时应用和胃黏膜保护剂的使用,使应激性溃疡及早得到控制,从而大大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杨玲,白莉莉,李芸.现代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八期.

[2]姚建华,黄晓玲,李玲妹.当代护士.2009第八期,专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