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理学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与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中职生理学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与探析

徐明娥

徐明娥

(福清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在生理学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生理学课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就目前中职卫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举措做一浅析,以期为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抛砖引玉。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人文素养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057-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研究水平的进步,医学模式从近代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由恩格尔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为医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建立以人为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融汇贯通,人文素养教育和医学教育交叉进行的理论依据。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在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医学人才过程中发挥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生理学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传授,忽略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格修养、人文素养等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生理学课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就目前中职卫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举措做一浅析,以期为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抛砖引玉。

1、中职卫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

1.1中职卫校生源文化基础差,文化水平低

近几年,中职卫校招收的学生都是中考落榜的初中生,文化基础差,知识面不宽,文化水平低下,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化水平还没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

1.2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差,人文精神欠缺

教学模式落后,大多数是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传授,忽略了人文知识的传播、人文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课程体系中文化课所占的比例极少,造成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脱钩,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创新思维能力差,职业道德低下,人文精神欠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不理想,部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较差,这些已成为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制约因素。

2、中职卫校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意识薄弱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人文素养教育[1]。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履行职责和提升民族素质的重任。但目前中职卫校教师人文素养教育的意识普遍薄弱,认为培养的学生能治病会护理就可以了,无需舞文弄墨等,很难担当起全面发展教育的重任。在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因此增强教师人文素养教育的意识、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水平迫在眉睫。

3、生理学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

3.1增强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意识,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水平

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性决定了医学必然带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医学教育内容本身也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医学教育中,只有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医学人才[2]。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在基础医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不小,增强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意识的同时应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积累,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可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和师德修养、树立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的教书育人理念等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医学人才,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己任”的教书育人理念,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要自觉养成学习钻研新知识、新文化、新信息的习惯,要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看待新事物,不仅要学习本学科知识,构建本学科知识体系,还要学习与之相关联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向同行专家学者学习,向前辈学习,学习他们的文化成果、学习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和态度,拓宽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本领和教学质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一名具有创新意识的学习型教师。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师德修养的建设和提升,有句俗话说的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胜任教书育人的职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挖掘生理学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素材及社会大环境中的人文素材,适当而巧妙地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对医护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形成、人文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大有脾益。如在讲述呼吸系统生理功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抗击“人感染H7N9禽流感”时冒着被感染的生命危险而日夜奋战的事例来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医护生将来的职业岗位是面对人的生命健康,是为患者服务,是有一定的职业风险,要有奉献精神;同时,医护生的工作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医护的目的是救死扶伤,减轻病人的疾苦,这又是光荣神圣的职业;但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只看到患者的“疾病”,而看不到患病的“人”。通过人文素材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对职业岗位的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可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感及人的价值观念。

3.2改革教学模式,融入人文素养教育

3.2.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

以往的教学模式单一呆板,一般是填鸭式的教学,老师讲学生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灌输,忽视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章节内容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索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案例教学等,借助多媒体工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把学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质。

3.2.2寓德于教,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间关系的总和[3]。医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德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恰当而巧妙地介绍一些与课程知识相关的事例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既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品德。如在讲述影响动脉血压因素这部分内容时可介绍临床上常见的青霉素、链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护士工作稍稍疏忽就会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用这种因责任心缺失导致病人丧失生命之沉重代价的事例引导学生逐步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有时亦可引经据典,如我国古代的老中医在弟子满师时要送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给弟子,意在教育弟子看病要风雨无阻,昼夜不分,古时候的医护人员爱岗敬业达到如此的境界,更何况是在科技迅猛发展时代里的我们。通过这些浅显事例寓德于教,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逐步形成高尚的医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3.2.3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习惯

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个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4]。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实验中要接触到的人、实验仪器、实验动物和一些模型,引导学生爱护实验仪器和实验模型,不得敲打损坏仪器和模型;要尊重和爱护动物,珍惜生命,在实验过程中要善待动物,对实验中遇到“人”的活体标本,教会学生尊重理解人,关心爱护人,懂得人性的尊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人文关怀的习惯。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研究水平的进步,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医护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高尚的医德,人文素养是衡量医护生医疗水平的一个道德水准,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机结合成为必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至于医护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曹萍.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初探[J]科学大众,2006,5:73

[2]杨朝晔,秦红兵.基础医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5:110

[3]李想.论医德教育需以医学人文教育为依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148

[4]罗端华,朱颖,谭敏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培养与实施[J].内蒙古中医药,2008,9:132

英文题名:Theinfiltrationandanalysisofhumanisticqualityeducationintheprocessofphysiologyteachingi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