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兴萍
新疆喀什第三师医院内科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SDS、S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开展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舒适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均构成了严重威胁。介入治疗冠心病是目前效果最佳的方法之一,但其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术后难免存在并发症,且患者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等存在焦虑、担忧等负性情绪,影响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1]。我院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开展舒适护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受介入术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实施心脏介入术治疗,排除术后严重、急性并发症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0-75(60.12±2.43)岁;NYHA心功能分级:5例Ⅰ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3例Ⅳ级。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8-75(58.97±2.26)岁;NYHA心功能分级:4例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4例Ⅳ级。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配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完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监护、心理干预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法与内容包括:(1)环境舒适:术后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维持室内温度22-24℃,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次,室内光线柔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各项仪器报警声调至最低,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维持床单元干净、干燥、柔软舒适、整洁,并及时予以更换和清洗。可根据患者的喜好或需求,予以播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放松,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促进病情康复。(2)心理舒适护理:术后患者因担心自身病情、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等因素,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护理人员能够主动关心和帮助患者,耐心倾听其主诉,与其坦诚交谈,对其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以平和的态度予以耐心的解释、安慰和鼓励,主动告知其一些积极的疾病诊疗信息,并加强疾病知识宣教,以使其树立康复信心。鼓励患者家属主动关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和带动患者,为其创建温馨、和睦的治疗环境,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3)生理舒适护理:术后鼓励患者充分休息,维持床单元柔软整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最大限度地降低监护仪器噪音,各项操作尽量选择患者术前或者清醒状态下集中进行,确保患者睡眠充足。嘱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新鲜蔬果,适当多饮水,并指导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预防发生便秘,一旦发生便秘,嘱其切勿过度用力排便,必要时可遵医嘱应用缓泻剂。术后通过鼓励患者阅读、与病友交谈方式转移疼痛注意力,如疼痛难忍,可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控制,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术后1d内及术后3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分为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关系、独立性与总体健康五个方面,每项0-5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SDS、SA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较干预前显著性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3讨论
介入手术治疗对冠心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其自身作为一种应激源,将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影响手术疗效与术后康复的主要原因。受术后疼痛、活动受限、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活质量降低[2]。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认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目的不仅仅是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心功能,还应注重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目前,生活质量已成为一项新的疗效评价指标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舒适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现有护理措施,针对可能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的因素而开展的一种护理干预手段。舒适护理干预充分遵循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能够在治疗辅助的同时增加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改善其生活质量[3]。梁丹等[4]研究证实,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治疗后开展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环境、睡眠、排泄及镇痛舒适度,并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改善临床转归。本研究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环境、心理和生理三方面开展舒适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SDS、SAS)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而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与陈瑾等[5]报道相似,证实研究组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术后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贝志红.冠心病介入术后舒适护理的实践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7):966-968.
[2]华红霞.舒适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3060-3061.
[3]刘颖.舒适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221-222.
[4]梁丹,梁慧心,温利方.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33):133-134.
[5]陈瑾.冠心病介入围术期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作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5,35(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