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容(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361009)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382-02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安全管理。方法通过重点环节管理、标准流程操作、合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实行安全管理。结果通过安全管理,降低了差错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加强安全管理,可有效的保证静脉输液的质量,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静脉配置中心用药安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anusadmixture,PIVAS)在医院服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其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医院所有科室的医院安全。目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涵盖着静脉药物治疗的多个环节,PIVAS提供的静脉输液质量好坏是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随着pivas在全国各地医院的不断开展,静脉输液用药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1-3]。现将我院的点滴经验如下汇报。
1加强用药管理,避免差错事故
1.1重点环节管理处方审核和成品配送是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旦出现的不合理处方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建议更改,并记录处方信息和更改情况,对当月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并制作反馈表,及时反馈给临床病区主任,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减少了临床不合理处方的数量。中心用药分批次配置,第1批配置量最多,超过总量的50%,导致配置好的成品输液在病区放置时间过长,影响药物的有效安全。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同时缓解工作人员的配置压力。每日由审方药师根据药物的用药频率、配置后的稳定性、药物治疗先后的特点规范病区第一批用药液体量,将第一批配置量控制在总量50%以下。成品配送环节讲求的是安全、高效,运送成品输液的全过程封闭,到达病区后由接药护士核对开封。据病区位置安排配置顺序,保证成品输液在最短时间内送往病区。
1.2严格查对制度,建立质控小组建立完善的查对制度及防范措施,比如药名相似药品的错排、输液标签粘贴错误、药品配置错误等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的差错,建立差错过程模型,为降低差错的发生率提供数据依据;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潜在发生的错误。由静配中心负责人带队成立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药品抽检、卫生检查、“四防”安检,负责检查所有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情况,每月不定期抽检。并进行全员培训,所有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药品有破损、泄漏或标签不清时不能进行药物的配制[4—5]。定期检查科室内药品效期,对接近有效期的药物进行特殊颜色标识的标记,并按规定处理。
2严格PIVAS的工作流程
2.1备药药师审方并确认合格后→打印输液标签→排列输液顺序→扫描打印输液标签→分筐→按每组医嘱所需的药品摆药,专职护士贴签→核对护士严格执行“四查十对”确认无误后签名→在经审方药师再次复核无误后签名→由传递柜传入配置区。
2.2配置配药护士经标准6步洗手后穿着专用的防护服并在无菌操作下再次核对瓶签及药品,确认无误后,在相对负压、百级垂直层流洁净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配置、签名→贴瓶口贴→传出成品区(药师核对空安瓿的数量与标签是否相符,非整只使用药品是否标注等并签名)→用专用塑料袋封口打包(避光药品需用黑色避光袋打包,放入输送箱)→送病区→交接签收。
2.3细节管理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严格两步稀释法完成配置:例如配置红霉素及各种化疗药物,应该使用专用溶剂,进行溶解;看清药品规格,准确药物剂量;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顺序要正确,把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充分混合后,再与脂肪乳进行混合;培养药物配置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确保药物配置的正确性,以及用药的安全性。
3合理人员配置
中心合理安排各个配置环节的工作,并按照需要设岗、按岗设人的原则,将科室内的全部护理及药剂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科室负责人统一排班;对全体药剂人员及护理人员进行质量体系的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
4小结
配置中心的建立,给护理与药学搭建了紧密合作的桥梁。保证静脉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粒污染,由于空气净化装置的防护作用,可大大减低毒性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在洁净层流台上进行配液,改变了过去在治疗室完全暴露下配液的历史,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了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济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9,9(3):63_64.
[2]王进,李宏,郗君,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我院用药安全中的作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2):117_118.
[3]金岚,张顺国,王燕琼,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若干问题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6):691_692.
[4]赵建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59.
[5]金晓威,郑小平,张丽珍,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分析及防范[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