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君
(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024000)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错牙列缺损患者67例,均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分析患者修复治疗效果。结果:67例患者经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度良好,牙齿未松动、移位、美观性高,患者满意,治疗优良率98.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列缺损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牙列功能恢复。
【关键词】口腔正畸;错牙列缺损;修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182-02
错牙合畸形是目前口腔常见疾病,而在口腔疾病中发现,错牙合患者牙体、牙周情况不佳,多伴牙列缺损等症状,且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临床治疗时,多存在间隙,邻牙移位、倾斜等症状[1],
若仅仅是采取修复治疗,难以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因此需明确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实际症状,采取相应的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是在改善错牙合畸形的同时,修整牙列缺损,效果显著。本文就以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7例错牙列缺损患者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经相关诊断确诊为错牙列缺损;未合并口腔其他疾病,无全身感染、凝血机制障碍;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患者;未合并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疾病;依从性良好,可积极配合治疗和复诊;男38例,女29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8±6.7)岁;外伤致牙列缺损34例,龋坏致牙列缺损12例,先天性牙列缺损21例;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患者治疗前行X线检查,明确错牙合及牙列缺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牙齿模型,采取针对性正畸修复治疗方法。错牙合患者需使用直丝弓矫治术修复治疗,竖直牙列扶正以缩小间隙,矫治期间适当利用带有缺损牙义齿的保持器,维持10周时间。修复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烤瓷桥或烤瓷冠治疗,修复缺损牙列,并美容修复牙体。牙齿倾斜患者需先行采取口腔正畸治疗,对倾斜牙齿实施正轴、复位及直立,待倾斜牙齿改善后实施修复治疗。深覆牙合患者以活动矫正器+平导或采取固定矫正器+“摇椅”弓丝方法改善患者深覆牙合,无需义齿修复。反牙合患者以固定矫正器或活动矫正器正畸治疗,并相应联合牙垫修复治疗,促进修复体功能的恢复。牙弓内散间隙患者需采取固定矫正器舌侧口及链状橡皮圈正畸治疗,联合调牙合方法集中间隙后,对义齿进行修复。
1.3效果判定标准[2]
优:患者牙齿修复体的形态、大小与正常牙齿解剖形态相符合,与邻牙接触部位正常,正畸牙稳定,牙齿咬合正常,形态正常,咀嚼功能正常;良:牙齿修复体和原牙基本匹配,正畸牙轻微松动,未影响日常生活;差:修复体松动明显,与原有牙齿解剖形态差异大。
2.结果
67例患者经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后,66例患者经检查,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度良好,患者满意,牙齿未松动、移位,烤瓷冠修复后牙齿无不适,美观性高,治疗优良率98.5%(66/67),即优42例,良24例,差1例。
3.讨论
牙列缺损的发生多是由牙齿发育不良或外伤导致,牙列缺损不仅会影响患者面部美观,也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且牙列缺损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干扰正常发音,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牙颌畸形是牙列缺损的常见并发症,对于错牙合合并牙列缺损患者多表现牙齿、颅面畸形,使临床治疗难度明显增加。单独正畸或修复治疗,均难以改善患者牙列缺损、错牙合等症状。因此对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可促进患者牙列缺损的改善。
在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时,首先需根据患者错牙合及牙缺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正畸及修复治疗。通过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集中前牙牙列散在间隙,准确调整中线,适当预留合适的间隙宽度,并调整左右同名牙间隙,保持牙齿对称性。有效纠正牙齿扭转和拥挤现象,纠正倾斜牙齿的直立,改善缺隙两侧分布的基牙。正畸后对牙列正常轴倾度进行修复,争取获得共同就位道,根据牙体预备情况实施牙体预备,采取基牙保护,以此恢复患者牙齿正常咀嚼功能,确保牙合美观。在此次研究中,67例患者经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优良率98.5%,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度良好,牙齿未松动、移位、美观性高,患者满意性较高。可见,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牙齿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美观及治疗后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总而言之,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列缺损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牙列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洪玲.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临床探析[J].北方药学,2014,11(1):149-65.
[2]洪达.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