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云(广东省河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河源517000)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108-02
【摘要】目的了解河源市2000至2008年乙脑流行状况。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监测系统监测收集数据,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分析。结果乙脑报告病例大部分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100%;发病中以小年龄占多数,其中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为主占96.08%。
【关键词】河源市乙脑流行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与媒介是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在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在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为了预测疫情,加强乙脑的控制工作。现将我市2000年~2008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乙脑病例报告来源于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诊断分类按统一标准执行。人口资料来自河源市统计局年鉴。
1.2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xcel2003对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2.1发病概况
河源市2000年-2008年河源市共报告乙脑51例,其中死亡4例。报告乙脑发病数2007年最多(16例),发病率(0.6549/十万),死亡数2007年最多(2例),2002年发病数最少(1例),发病率为(0.0301/十万),病死率为0,由表可知,这八年以来,乙脑发病情况不定,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如:表1
表1河源市2000~2008年发病率情况
2.2流行趋势
2.2.1时间分布
流行性乙脑有严格的季节性,河源市2000~2008年以来乙脑报告病例大部分部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100%。一般5月开始发病,6月达到高峰,7月开始下降,在451例乙脑病例中,5月发病3例,占5.88%;6月发病29例,占56.86%;7月发病13例,占25.49%;8月份2例,占3.92%,10月3例,占5.88%;11月1例,占1.96%。如:表2
表2河源市2000-2008年乙脑发病时间分布
年度月份合计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000000011000002
20010000000100001
20020000001000001
2003000021010000013
200400001721000011
20050000010000001
20060000001000001
2007000001060000016
20080000001003105
合计0000329132031051
构成比(%)00005.8856.8625.493.9205.881.960100
2.2.2地区分布
全市五县一区均有病例,其中以龙川县占最多为18例,其次是和平县12例,市流动8例,源城区4例,紫金县4例,连平县2例东源县2例,其他不详县1例,如表3
河源市2000-2008年各地区乙脑发病的构成比
2.2.3人群分布
2000~2008年河源市乙脑发病小年龄占多数,其中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为主。51例病例中散居儿童有21例占41.18%,学生17例占33.33%,幼托儿童11例占21.56%。2000~2008年河源市乙脑病例中,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1,1:0,1:0,7:6,7:4,1:0,1:0,11:5,3:2。
3讨论
从结果看2000~2008年河源市乙脑疫情乙脑疫情出现反复,其中以2007年最为严重,且有一定的地区差别,主要以龙川县,和平县占比例较大。这说明我市的免疫水平还不容乐观,接种情况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以后应加强这些地区儿童乙脑的免疫水平,使乙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乙脑疫情的爆发,除与免疫因素有关外,还受传播媒介、易感动物、人群隐性感染后的免疫水平以及气温、降雨量等因素影响。河源市乙脑发病100%集中在5~11月,季节性较长,可能与河源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关,其有利于蚊虫孳生和乙型病毒增殖。另外河源市的发病年龄与其他地区相似,多数为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共占了96.07%。为了有效控制我市乙脑发生和和流行,应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好如下控制对策:
1、继续加强乙脑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使全市乙脑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2、加强疫情监测和在近年发病较多有地区开展动物宿主、蚊媒监测,及早发现疫情,并及时调查和处理,尽可能地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卫生宣传,提高群众预防意识;在流行季节开展灭蚊、防蚊爱国卫生运动。
4、展针对薄弱地区的乙脑疫苗查漏补种扫盲工作:流行季节应在薄弱地区组织乙脑疫苗查漏补种,补种的对象为所有14周岁以下未按免疫程序完成乙脑疫苗全程免疫的儿童为主。要求以入户接种的方式开展,力求不留免疫空白。
参考文献
[1]谢东生.全国1990~1995年乙脑流行情况的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年03期.
[2]王学燕,董柏青,吴秀玲,雷芝樱.1990~2003年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4年03期.
[3]张少白,夏雪琴,徐艺.陕西省196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年03期.
[4]李倩,凌罗亚,郁子扬.浙江省1995~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年03期.
[5]谭徽,李尧岗,段良松,周一平.某市1965~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监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2期.
[6]罗超,谭仕碧,陈琼.2001~2005年万州乙脑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17期.
[7]马麟,于颖洁,聂晓勇,罗小飞.1992~2006年山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