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3

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初探

何平杨菲邓景

杨桂花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余林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要使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成效,需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心理规律,反思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本文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初探了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关注青少年的主体性、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和丰富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规律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009-02

【Abstract】Tomak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educationoftheyouthmoreeffective,itneedstofollowthepsychologicallawsofcultivatingvalueandreflecttraditionalvalueeducationmode.Inthispaper,onthebasisofthisanalysis,itexploreswaystoimplementeffectivelysocialistcorevaluesystemeducationoftheyouth:concerningsubjectivityoftheyouth,establishingrealisticteachingobjectives,seekingdeeplyeducationalresourcesandenrichingtraditionsingleteachingform.

【Keywords】SocialistcorevaluesystemPsychologicallaws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精神依托。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然而,由于青少年人生阅历的有限和辩证思维的发展,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他们无疑是受其影响最大的群体。所以,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显重要。

要使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成效,需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心理规律,并反思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途径展开:

一关注青少年的主体性,有效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价值观形成有着从选择到接受再到行动的发展过程。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个体的内在接受机制。实践也表明,在价值观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在于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将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个体的需要,再“外化”为个体的行为。而这种“内化”和“外化”是任何他人都无法替代的心理过程。客观评价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效果欠佳不容漠视。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青少年的主体性,忽视了青少年的内化接受与自觉体悟。这样,就会把激发青少年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搁置一边,把这最充满生机的力量抑制下去,最终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形成阻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少教育工作者仍沿袭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仅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传递、灌输给青少年,而未深刻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知识体系、生活经验等身心发展状况,从而使理论的深刻性、新颖性与表达的通俗性、生动性相脱离。这样就使得科学多元、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心中变成了空中楼阁、天边浮云、海市蜃楼般“假、大、空”的东西。

由此,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关注青少年的主体性。由于青少年人生阅历的有限和辩证思维的发展,他们就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评论和见解,但不免陷入片面化;他们对事对物的评判标准是两极的“黑白分明”,没有中间的“灰色地带”。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协助、引导青少年,帮助他们认识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扮演成将深刻的理论转化为易于青少年接受的通俗形式的大师和演员,他们要将宏大的、抽象的、理论的,甚至空洞的观点和思想转化为青少年切实需要、乐于接受、能够理解的东西,从而使青少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与落实,形成其主流价值观。

二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需求

长期以来,在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所宣扬的道德价值、观念等常常给青少年“假、大、空”的印象。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少教育工作者只抓住了最高的一个层次,要求青少年“大公无私”、“公而无私”等,好像在培养道德家、培养圣人。然而,这种过于完美的期望目标会导致青少年或因目标的高不可攀而丧失追逐的勇气,或因理论与现实的强烈落差而陷入怀疑和迷惘。毕竟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不能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所有普通人的,“六亿神州尽舜尧”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由此,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工作者应确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包括情感发展、自我了解和社会理解、道德发展等方面。发展任务学说的代表人物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认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无论是处于什么社会制度背景下,也不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完成得好,这一个体与外部,包括社会、他人、自然等关系就会和谐,其个体的生存状态就会顺畅欢乐;相反,则会与外部适应不良,冲突不断,甚至反社会,自身也会面临多方面的失败。这一理论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视角,即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去思考社会价值和思想道德教育。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然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核。可以说,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有殊途同归之处。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性发展中的亲社会行为就不谋而合。所以,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一改往日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姿态,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确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三深入挖掘教学资源,丰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人的价值观形成,与人们在一定社会政治、文化、舆论、教育、传统等环境和生活方式影响下的进程相联系。而价值观教育,本质上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智慧性的、精神性的。知识只是手段,提升精神才是实质。价值观教育试图解决的不是“记忆知识”的问题,而是心灵感悟的问题。它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信念,还要培养健康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客观评价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元的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诉求,这些特点使其容易为全社会所认同和接受。然而,作为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其特有的抽象性、超前性,往往会使得这些价值信念与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青少年的世界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对理论进行深加工,而仅仅是简单地传递、灌输给青少年,那么就可能使他们感觉科学精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上去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

由此,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深刻解读理论的精神内涵,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而且更需要深刻分析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青少年正是活力四射的青春年少时期,他们反感空洞的说教、老套的故事、久远的榜样,但并不代表他们对崇高、奋斗、奉献心存鄙夷。所以,蕴含着人类优秀品质与永恒价值的事物,只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无不震撼其心灵,启迪其心智。如红色经典剧《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亮剑》等,诸如此类的青春励志作品都有利于青少年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构建,从而获得积极的“文化滋润”。除了这些迎合青少年喜好的流行文化外,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一样备受青睐,如于丹的《庄子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刘心武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正所谓:“物无定用,适事者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从社会生活中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并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把那些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纳入到教育中,从而使青少年在自然、融洽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其心灵受到激荡,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

四丰富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开展价值观念、行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而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着情感、意志和行为,情感和意志又影响着认识和调节着行为,行为又对认识的巩固和发展、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价值观教育既要注重价值观念的教育,也要重视情感的陶冶和意志的锻炼,更要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然而反观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发现教育者大多习惯于将其简化为道德价值、观念等的传递和灌输。即使注意到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大多也习惯于使用教训、限制、规定、惩戒等手段。

由此,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重视认知环节,也要重视情感的沟通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实现价值观念、行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体。否则,就会陷入空洞说教的尴尬局面。所以,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工作者应丰富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运用灵活多样式的教学,如“电影教学”、“学术讲座”、“课后面谈”、“课堂讲授”、“读书笔记交流”、“社区义工服务”等。一言蔽之,由于人的心理成熟、人格的健全和品格的完善没有止境,道德品质的修养伴随着人的一生,因此,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我们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只能在‘永劳’之中求得‘逸’的喜悦。”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关注青少年的主体性、确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和丰富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还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正如非洲的一句谚语:“Ittakesawholevillagetoeducateachild.”意为要教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人一起努力。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更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人民教育,2007(7)

[2]唐小芹、夏继春.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2)

[3]张海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2001

[4]张佩云、吕彩忠.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求实,2004(2)

[5]张详云.人文教育特点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9(6)

[6]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