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牟敦福崔坤
(通化市二道江区铁厂镇中心校吉林通化134006)
【中图分类号】G41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236-3619(2009)02-21-01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学生没有想象力是与教学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扼杀学生想象力的罪魁祸手。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应该突破这种旧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自己的方法获得最有用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钻研大纲,深挖教材,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求知欲贯穿整个课堂之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观察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3.激发合作热情,培养综合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相互分工,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4.优化课堂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育质量,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置相应的情景,在教学中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营造对话气氛,让学生置身其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者简介:牟敦福,小教一级,省级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