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四川阆中637400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智学校的学生认识水平低下,是非界限模糊,情感调节机能差,容易冲动、多动、固执、吵闹。他们进学校前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幼儿教育,有的整天被锁在家里处于半隔绝状态,有的受到家长过分的溺爱迁就,环境因素促成了他们性格孤僻,不会与人交往,不懂得谦让,目无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对智障学生的思品教育是培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可以塑造弱智儿童美好的心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具有开启智慧、补偿身心和促进他们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智障儿童的德育问题现状
1.道德认识。智障儿童知识贫乏,不善于抽象概括,很难像正常儿童那样,看到不同情境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行为的本质特征,概括出一定的道德观念。
2.道德情感。智障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低,又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因而很难产生道德情感。由于他们的情感发展不成熟,理智对情感的调节作用削弱了,这使道德情感如尊严感、责任感、友谊感、诚实感等形成和发展推迟、放慢了。他们的行为往往受着低级情感的驱使,而不是高级情感的鼓励。
3.道德行为。智障学生由于自我行为控制力差,思维发展缓慢,个性不成熟,缺少道德认识训练,不能自觉地以道德准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甚至会被社会上的坏人利用,参加违法犯罪活动,走上歧途。人们对犯罪与智商的关系做过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犯罪的人当中低智商者占有很大比例。
二、针对培智儿童思想品德发展特点,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校园文化创设,是对培智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环境条件。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氛围、校风、学风、行为规范、制度文化等因素的总和,整洁、和谐的教育环境对智障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因此,我们要重视校园显性环境的建设。校园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例如在学校的走廊、盥洗室、楼梯等处利用图表法,充分运用视觉提示,帮助学生建立日常行为规则,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各种实践活动,是对培智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过程是建立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必须依赖外界的刺激进行个体内心的体悟。培智学校要善于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受教育者自己“进入角色”去感悟、去体会,从而自觉地接受教育。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要通过思想品德课、课外活动、国旗下的讲话、重大活动日、定期邀请安全辅导员来校做报告、组织培智儿童收看安全教育片等教育途径,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3.教师言传身教,是对培智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必要前提。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差,头脑中的表象贫乏,导致了心理上的缺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障碍。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能力,就必须多给他们提供一些观察学习的机会,增加他们头脑中的表象,多为他们提供示范榜样。
4.循环反复训练,是对培智儿童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良好习惯要强化,行为训练要经常。培智儿童由于智力的缺陷,行为不易受理性的约束和调节,只有在教师带领下,授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他们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比如对新生或新学期开学,教师就应该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三姿”(坐姿、站姿、举手姿势)上。根据智障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可以采取趣味训练的方法,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可以编写短小、易记的儿歌让学生背下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边训练边纠正错误动作。通过细致的训练,学生才能慢慢理解、固化自己的行为准则。
5.及时评价奖励,是对培智儿童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培智学生由于自身智力的缺陷和心理不平衡的因素,对他们的教育往往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有过无数次失败的经验,这种挫折使他们失去了自信,造成了心理压抑,对许多事缺乏兴趣。对这些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的孩子,要循循善诱,用期盼的眼光去鼓励他们,及时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加以充分的肯定。要“舍得”使用赞赏语言去肯定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奖励是一种正强化,是调动智障学生积极性、塑造良好行为的重要机制。教师要有目的地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时指出纠正错误,适时肯定表扬其进步。奖励给学生带来了愉快,为了继续得到愉快,他们就会重复受到奖励的行为,从而使行为稳定化、习惯化。
智障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付出百倍的爱心、千倍的耐心,一步一步地熏陶、感化、引导、塑造,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促使他们的心理情感健康发展,真正让智障学生残而有德、残而不废。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2。
[2]银春铭培智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81—86。
[3]陈云英智力落后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