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姚银莲梁英福(广西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530003)
【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的留置技巧和护理。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总结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方法,使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置入顺利,减轻了患儿因重复插管带来的痛苦。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留置胃管的护理改革对于促进患儿尽早恢复健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留置胃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87-01
为了保证及时供给患儿足够能量,增强其抗病能力,常需留置胃管注入食物(奶液)及药物。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留置胃管技术上不能完全套用成人留置胃管的方法。为此,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结合临床实际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改进胃管的留置技巧和护理措施,使患儿胃管置入顺利。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NICU于2008年7月~2010年1月收治了32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男162例、女158例,胎龄28~36周,平均为32周,顺产186例,占58%;剖宫产134例,占42%。阿氏评分8分以上者208例,占65%;4~7分者74例,占23%;≤3分者38例,占12%。出生体重≤1420g,平均1280g。
2留置胃管的方法
2.1胃管的选择:选用一次性的6号硅胶新生儿专用鼻饲管。
2.2操作前用物的准备:充分评估患儿选择合适型号的胃管,备好一次性无菌手套、无菌剪刀、一次性20ml注射器、听诊器等置管用品。除常规留置胃管用物外,须将吸痰、吸氧等急救物品及药品备齐待用。
2.3胃管的置入方法:
2.3.1清洁鼻腔:若鼻孔被干硬的分泌物堵塞时,可用小棉签湿润后轻轻清理患儿的鼻孔。
2.3.2确定插入胃管的长度:通常采用前额正中发际至脐部,测量胃管达胃体部的测量方法,经手术证实准确,术后胃肠减压效果满意。
2.3.3插胃管的方法:插胃管时将患儿上身抬高30~50度角,头稍后仰。在患儿哭声末深吸气时立即将胃管插入。当胃管插入5~7cm到达咽喉部时,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继续置入:(1)采用改良新生儿插管法[1],即助手迅速用裹紧的消毒棉签蘸少许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安静并产生吸吮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继续往下插;(2)用经消毒的血压计气球或由患儿健康母亲用嘴在患儿颊部5~10cm处吹气数秒引出Santmyer反射,术者在患儿吞咽同时将胃管缓缓置入;(3)用手托起患儿枕部,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食道口处于一个半开状态,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2.3.4证实胃管在胃内常用的三种方法:(1)回抽胃液法: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有胃液抽出;(2)听气过水声法:置听诊器于患儿胃部,缓慢经胃管注入3~5ml空气,可闻气过水声。(3)观察面色法:在留置胃管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表现,防止误插入气管,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2.3.5胃管的固定:现多采用适合极低出生体重儿特点的“Y”法固定胃管,即将宽胶布1/2纵形剪开成“Y”型,从鼻根至鼻尖粘贴于鼻梁上,撕开端的2条胶布分别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向下螺旋绕贴于胃管上即可。
2.3.6保持胃管的通畅:每日3次用5~10mL40~42℃生理盐水冲洗胃管。抽吸时不能过分用力,以免损伤胃粘膜。
3拔胃管的指征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新陈代谢旺盛,如过长时间禁食,可使体内糖的储量大大减少[2]。葡萄糖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脑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来源,当血糖过低、持续过久时,可导致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因此,我们应该严密观患儿察病情变化,准确界定拔胃管时间,及时哺乳。通常当引流物颜色由黄绿色慢慢变成白色泡沫状且量逐渐减少,肠鸣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或排便后,可通知医生,按医嘱夹闭胃管24~48h,期间喂40~42℃10%葡萄糖水,每2~4h1次,每次10~20ml。若无呕吐、腹胀等情况发生,即可拔出胃管。
4拔出胃管后的护理
4.1喂养方面:注意合理喂养,采用非营养性吸吮及微量喂养的方法,喂奶由小量多次开始,未达到全奶量前,应持续静脉营养补液。早期微量喂养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反射的成熟,促进肠蠕动和胃排空,使经口喂养更趋顺利,增强其生存能力,提倡母乳喂养。
4.2重视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对患儿的心理护理。运用人性化服务理念,根据每个患儿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尽可能排除环境中妨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如光、声、温度、体位等,并致力于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如极低出生体重儿“鸟巢”使用、暗室、早期微量喂养、亲情抚爱、心理护理等,当患儿体温等生命体征平稳后,可考虑脱离培养箱回到母亲的怀抱,倾听母亲的呼吸、心跳声,培养母子感情,能更好地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
5结论
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留置胃管的观察护理,我们发现:运用上述操作技巧及方法,可顺利将胃管置入,减轻了患儿因反复插胃管带来的痛苦;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帮助患儿家属减轻精神负担,有利于促进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贺雪琴,郭维奇.改良新生儿插管法[L].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40
[2]佘亚雄主编.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7-119
作者简介:陈杰(1962-),本科,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专攻新生儿喂养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