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绥芬河157399
【摘要】目的:对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对社交恐惧症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将84例社交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及阿普唑仑组,各42例,疗程均12周。疗效评定采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四级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及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普唑仑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社交恐惧症有效、安全,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阿普唑仑;社交恐惧症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58-01
社交恐惧症(socialphobia,SP)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高发于青春期、成年早期显著影响个人功能及社会功能的神经症,是继抑郁症、酒精依赖症后第3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社交恐惧症多见于青春期以及成年早期,该病极易对患者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我院门诊部分别选用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治疗,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知识背景
社交恐惧症又叫社交焦虑障碍。常发病于青少年或成人早期,男女几率均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的过分担心,紧张和害怕。患者常在公众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而使自己感到尴尬,窘迫等;在公众场合与人接触怕自己脸红(赤脸恐怖)、怕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别人审视自己而发现自己的不安窘相和内心秘密等。为此,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害怕、紧张,进一步影响其社会表现,形成恶性循环。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处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恐惧症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来也知道害怕是过分、不应该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惧症发作……
1.2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中84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B组,各42例。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3±2.74)岁;给予其司西酞普兰治疗。阿普唑仑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2±2.63)岁;给予其阿普唑仑治疗。两组病程、年龄、性别、HAMA及LSAS初始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方法
艾司西酞普兰组入组后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每天5~10mg,1周后可以增至每天20~30mg。阿普唑仑组服用阿普唑仑,起始剂量每天0.4~0.8mg,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4mg。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期间不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焦虑药物,如有躯体疾病给予对症处理。
1.4疗效评定
疗效评价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采用LSAS和治疗前后HAMA评定疗效,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临床疗效评定按疗程结束时的HAMA总分减分率做四级评定,即≥75%临床痊愈,50%~74%显著好转,25%~49%好转,<25%无效。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HAMA及SAS评分对照:治疗前,两组HAMA及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MA及S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HAMA及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3.5%,有效率85.3%;阿普唑仑组显效率69.7%,有效率84.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少于阿普唑仑组。
3讨论
社交恐惧症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他们经常把一些常人看来没有威胁性的事件看成是有威胁性的,因而经常陷入恐惧、焦虑状态。该病多因生理及心理等因素所致,生理因素则以5-羟色胺失调为主,对其的治疗主要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为主,阿普唑仑属于新的BDZ类药物,该药在抗焦虑、抗抑郁及镇静等方面作用较好,但容易出现倦乏、头晕、口干、视力模糊、精神不集中等不良反应症状;艾司西酞普兰,即S-异构体,具有更强的5-HT转运体的抑制作用。其特点是高效、选择性、剂量依赖性抑制5-HT转运体,抑制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5-HT的再摄取。而且可以知道艾司西酞普兰能增进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能的作用,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用于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的治疗。不良反应轻,无成瘾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普唑仑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LSAS和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及阿普唑仑对社交恐惧症均有效。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后各周LSAS和HAMA评分和阿普唑仑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对该病疗效相当。但是艾司西酞普兰比阿普唑仑见效快,且不良反应更少。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较佳,但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较低,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梅.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0):50-51.
[2]周芳珍,拾润东,软晓晶,等.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对伴躯体疾病的老年期焦虑症的疗效[J].四川精神卫生,2013,26(3):234-235.
[3]陈巧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社交焦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