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方法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初中物理复习方法例谈

朱军峰

朱军峰河北省武邑县圈头中学

物理学首先是一门以实验、观察、分析归纳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物质世界的概念、规律和原理的集合。特别是初中阶段的物理概念、规律,更是将来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依据。为此,做好初中物理总复习教学比上好一堂观摩课、示范课更重要、更难。下面就如何做好总复习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做好“三个解读”,夯实复习规划

总复习的宗旨是让学生将书“由厚读薄,由多读少,由知少读到知多,又不会读到会”。因此复习要以课本为主,以基础知识为驻足点系统展开。而要达到“多枝开花”的效果,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好三个解读:其一是认真解读课标,深刻领会初中物理的三级主题;其二是解读好学生的学情,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其三是仔细研读教材编排体系及意图。做好三个解读就能制定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佳复习方案,保证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差距较小时,可按大主题层层展开复习,若学生的认知水平差距较大时,则可由大主题下一个三级主题分部分复习。有了这样一个规划,教师再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构建知识网络,既能夯实基础,又能让学生分享到“跳一跳,摘得到”的成功乐趣。

【案例1】在复习物态变化部分时列处以下几级目录:(1)熔化和凝固。(2)汽化和液化。(3)升华和凝华。学生自己把每一部分概念、规律、发生条件、常见的一些现象及应用加以详细总结,然后再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连接,使原有的零散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网络。

复习就是要让学生感到书“越读越薄”、知识“越学越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又培养了每个学生独立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做铺垫

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为了用它来解决生活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学生要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用以解决问题,还需要一个内化和升华的过程。总复习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几例符合学情的习题,由浅入深,分层递进,分类强化。每一类题型还必须选一到两个代表性强的例题,展示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质疑、相互交流或实验探究,去发现问题的实质,突破思维障碍,找到解答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学中还应该鼓励“一题多解”,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强化思维的灵活性。在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后,再引导学生将题目引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功效。

所以,好奇与兴趣有问题激发,创造与发现从问题开始。作为物理老师,应将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始终,复习课更不能淡化。

【案例2】在复习到电功率时,我展示给学生两个看不清名牌的白炽灯泡:请用三种方法说明这两只灯泡那只接在家庭电路中照明更合理?并逐次拓展为:①利用电能表能测出每只灯泡的吗功率吗?还需要测哪些物理量?②利用多功能电表表你能测出灯泡的电功率吗?请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的关键:⑴找到电功率的计算方法P=W/t和P=UI;⑵理清电能表测电能的原理、多功能电表测电压和电流的方法,然后比较两种方案,得出结论。

(3)电路故障的讨论。

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又经历了一题多解的过程体验,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指导的轻松,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实践者的角色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围绕“中考热点”,强化综合能力训练

认真分析宁夏近几年的中考动态,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加灵活多变;二是基本工具的应用技能考查不变;三是物理与生活实际、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性试题增多;四是重点考查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突显出来。根据中考试题的导向和《课标》的要求,总复习中还必须对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因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紧密相连,物理教学必须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接触生活和社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科学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加以升华和创新利用。所以,复习时我结合知识点让学生去观察一些现象,如吹肥皂泡观察颜色、将自行车推进课堂观察车构造中的物理知识等。再比如我还鼓励学生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云、雨、雾、露、霜等的形成,并讨论“白汽”、“出汗”、“窗花”等的成因等等。每个单元复习结束还鼓励学生互相给对方编考题解答,对复习效果进行自评。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使每位学生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同时,使复习教学紧扣目标,有的放矢。

四、解析“典型例题”,教给学生突破难题的方法

“物理题太难”这是学生的共同感受,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了解“题难”都有“思维陷阱”——隐含条件。这也是复习中教学的聚焦点。物理难题往往是在已知条件、概念或定律、物理图像、物理过程中将一些条件隐蔽了,解题时如能及时挖掘出这些隐蔽了的条件,就会突破思维障碍,顿觉“柳暗花明”。所以,复习中必须安排设计典型例题,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学会怎样准确、快速的找出难题的隐含条件,提高解题速度,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案例3】一个能装1㎏水的瓶子那装下1㎏的酒精吗?

分析:水和酒精无任何内在联系,但由于装在同一个瓶子里,瓶子的容积不变,所以隐含条件是:水和酒精的体积相等。

通过这道题要让学生感知到,有些物理量之间虽无任何直接关系,但如果将它们的牵连关系作为附加条件加上后,就可以使他们在这些附加条件下建立起关系,从而就找出了隐含条件,越过了“思维的陷阱”,突破了难点。

当然,物理隐含条件有很多突破点,如“从物理图像中找隐含条件”、“从物体的状态去找隐含条件”、“从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中找隐含条件”、“从生活现象中找隐含条件”、“从题设图形中找隐含条件”等等。这就要求复习时,老师必须根据中考动态和课标要求,抓住突破点并设计合理的例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寻找隐含条件,突破难题的策略,强化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的能力。

五、注重“实验再现和拓展”,促使主体认知和积累的内化与升华。

由于物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形成是融“知识、过程和方法”与一体的,而实验教学就是这一融合过程的有机载体。复习阶段重现并拓展实验,可以使学生再次亲身经历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重组和完善认知结构,并实现主体积累的内化和升华。同时,做好这个环节的复习,还能激励学生参与复习的主体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与概括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等进一步得以内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