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思蒙中心卫生院四川眉山620033)
【摘要】目的:了解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并对比分析两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每组各4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实行常规根管治疗术。最终对患者的近期(一周后)疗效和远期(一年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发现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对照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距并不大,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治疗急性牙髓炎的近期临床效果较常规根管治疗术好,但是两者的远期效果相当。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常规根管治疗术;急性牙髓炎
【中图分类号】R78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163-02
急性牙髓炎,作为一种口腔疾病,是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1]。这种疾病发病急,且疼痛难忍,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针对急性牙髓炎,临床上多采用常规根管术来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时间久,次数频繁,周期长,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医学的发展使得一次性根管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一次性根管术治疗时间短、治疗快速简捷,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因此,被用来治疗急性牙髓炎。本文针对80例2015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对比分析了两种手术下患者的术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以下是这次研究的详细内容。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5年12月入院的急性牙髓炎患者80例,选择的方法随机。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共40例,其中男13例,女27例;最小的患者年龄为22岁,最大为51岁,平均年龄(36.5±1.7)岁。对照组:共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最小的患者年龄为25岁,最大为56岁,平均年龄(42.5±2.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具体方法是:对病患部位进行麻醉,麻醉后即可开髓,将冠髓去除,将跟髓拔出,通过X射线来测量根管长度,之后对根管进行消毒,并用碘氯仿加牙胶尖糊剂填充,最终完成治疗过程。
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基本方法与观察组相同,分4次完成。
1.3观察指标
近期疗效:记录患者一周后的治疗效果。患者各种症状基本消失统计为显效;各种症状基本减轻或初步稳定统计为有效;患者各种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统计为无效。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为总有效率。
远期疗效:记录患者一年后的治疗效果。患者复查各项功能正常统计为成功;患者各项功能基本正常且无明显症状统计为良好;患者各项症状仍然明显统计为失败。成功率和良好率相加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经过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中的治疗情况比较
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一周后的治疗效果有明显不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在0.05以内,因此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作为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急性牙髓炎因其发病较急,而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急性牙髓炎是细菌或毒素侵袭牙齿所致,患者发病时疼痛感极为强烈,通过一般的药物很难减轻患者疼痛,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根管治疗[2]。根管治疗比较彻底,能够将感染的牙髓彻底清除,因此被认为是保存病牙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3]。常规的根管术因为周期长,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次性根管由于方便、简单而逐渐被医学界认可,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痛苦。
一次性根管术将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填充合为一个步骤,避免了复诊时的再次感染,是治疗急性牙髓炎比较安全的方法,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一次性根管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根管治疗术,但是,两者的远期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效果相当。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在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中,近期疗效一次性根管术占有优势地位,但是两者的远期效果差异不大。由此可见,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在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中,因各自优势而都值得被肯定。
【参考文献】
[1]孙建敏.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02(02):82-83.
[2]赵军.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1):162-164.
[3]程敏,王维倩.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4):45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