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视角下物理课堂教学行为的几点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PCK视角下物理课堂教学行为的几点改进

陈贤

陈贤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简称PCK)是在80年代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Shulman)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舒尔曼认为,PCK有别于纯粹的学科知识和一般的教学知识。PCK概念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关于学科内容知识的呈示,二是对学生前概念、概念以及具体学习困难的理解。其核心内涵在于教师要依据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为学科中的特定内容创造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构建最有效的理解。下面我结合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在PCK视角下,对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教师提问”的教学改进。

1改进1:促进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有效交流

PCK理论突出对学生的理解,强调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上,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缺少对学习主体地位充分体现的设计,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物理老师对学生学习物理的了解,是老师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它包括两种类别,第一是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某一特定单元的必备认知能力和技能,面对不同能力和知识背景的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第二是老师必须知道学生学习的困难。通常太抽象、与学生生活脱节的概念、学生先备知识中存在的迷思概念,都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若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则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在了解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交流。有些课堂,学生虽然也参与交流,有师生对话,有生生对话,但学生的思维是游离在教学内容之外的,是一种被“交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物理实质的一种对话。有效的交流不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表达,它更是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并最终形成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刻理解。

在课堂交流中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实验方法的异同以达到相互沟通理解,并在比较中让学生寻找合理、简便的方法来培养优化实验方法的意识。“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实验方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方法中做出比较和判断。所以“有效交流”是①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②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方法并相互启发;③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方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方法。

2改进2:问题串的有效设计和调控PCK理论要求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理解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织,优化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获得。如何有效的设计问题串?

案例:“动能”教学设计片断:如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问题1:我们如何得到一个有动能的物体?(可以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从而具有动能。)问题2、那我们如何观察小车具有动能的大小?(可以在小车的前面放一木块,通过观察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前面我们学过: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所以小车动能的大小可以通过它做功的多少反应出来。问题3、研究小车动能与速度关系时,小车的质量应如何控制?(控制小车的质量相等,改变小车的速度。)问题4、如何让小车获得不同的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问题5、研究小车动能与质量关系时,小车的速度应如何控制?(控制小车的速度相等,改变小车的质量。)问题6、如何改变小车的质量?(可以在小车上加钩码。)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问题7、该实验得出动能与质量、速度的关系是什么?(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问题8、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上述结论?学生举例。

在学习“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教学内容上,我将教学先设计成问题串的形式,通过这些问题串引导学生理清探究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而问题串的设计和调控是关键,首先,问题串的设计要立足学生的实际。一是要立足学生的认知基础,问题的提出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方法的基础之上,二是要立足学生的物理基础;其次,问题串的难度要适宜。问题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要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问题也不能太简单,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最后,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和指向性。设置问题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与活动,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问题串中问题的梯度要把握适中,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顺畅进行。问题的指向性是指每组问题串要有明确的意图,围绕某个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要能够让学生自我建构出相关的物理概念或规律。

具体说,问题1是引导学生寻找一个具有动能的物体,确定实验探究的对象。问题2旨在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比较动能的大小,因为,学生找不到直接测量动能的工具,这里采用转化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在问题3、问题4、问题5、问题6的解决过程中,体现了物理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如何有层次,有条理的对逐个因素进行研究,强化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问题7是在学生实验完了以后,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问题8是一个开放式提问,旨在培养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PCK理论涵盖多种综合知识,重视学科知识的运用,PCK的实质是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即教师根据课程理念、目标进行系统思考,把学科知识有效地“转化”成教学任务,又由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成学生实际获得的智能。在PCK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有效提问”、“有效交流”,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