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炜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造价管理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尽管预制建筑具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工程造价偏高的优势而影响了普及,相信随着住宅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构件生产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方案的不断改善,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现状的今日,装配式建筑的自身易于控制施工成本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得到普及并发挥减轻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控制施工成本以及减轻劳动强度的优势。本文对装配制建筑成本作了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问题;成本
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1.1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1.1.1欧洲国家
欧洲国家以法国、瑞典为代表,法国的建筑结构体系的主体为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其装配率在80%左右,木、钢等结构体系为辅,约占20%左右。装配式建筑的作业方法普遍采用干法作业如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将装修工程、设备与结构构建相分离,最大程度上减少预埋,因此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与建筑质量。
1.1.2北美国家
北美国家以美国为代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领域开始出现装配式建筑的出行,进而广泛运用于厂房、住宅以及学校等建筑,采用装配式的施工方式以及工厂化的施工方式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美国的建筑业资源消耗,进而提升利润率与产业效率。装配式建筑的长足发展使其住宅建筑领域获得了普及,当前16栋住宅中就有1栋住宅而装配式住宅,装配式住宅也成为非政府补贴经济适用房的主要形式之一。
1.1.3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以新加坡、日本为代表,新加坡于90年代引入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至今已经逐步成熟,实现了设备管井、女儿墙、走廊、外墙、内隔墙、楼梯、楼板、剪力墙、柱、梁等部件的预制装配化,预制率达到70%以上。日本于1968年提出装配式住宅的概念,于1990年推出中高层住宅生产体系中提出“采用部件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住宅内部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经历标准化—多样化—工业化—集约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1.2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上世纪5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开始发展,70年代左右达到发展巅峰,到80年代中期后被现浇式建筑取代,仅在高层建筑中少量采用叠合板、叠合梁结构。这一期间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得到丰富,在框架轻板的结构设计、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式大板以及施工等方面均积累了实践经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理论体系。
2成本分析
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有绿色、环保、低碳、质量稳定、可靠性高等优势,如何降低装配式建筑的生产、交易等成本,发挥其发展优势,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装配式建筑因其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等优势被其过高的成本抵消而大打折扣,导致其面临市场竞争力削弱、推广成本增加、发展动力制约等诸多障碍。
(1)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相比,传统建筑产业存在的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轻视多主体整体利益、主体间业务衔接不到位、业主协调能力差、协作驱动力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协助过程复杂等影响主体协作发展的障碍十分明显。如何去障碍化,提高产业协作化、集成化水平,推动低水平市场化的装配式建筑向前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制约产品质量,而且影响产品成本。不同企业间标准不统一,存在难以。协调的不可替代性;现有生产线技术类别、操作工艺、指标体系差别很大,导致设备频繁调整,生产流程转换过快,对操作人员多种技能要求增加,熟练工种培养难度提高;由于缺乏同类产品的标准化,大范围的协作与分工难以形成,构配件生产存在着很大的库存与资金占用风险。
(3)装配式建筑集成化程度低下,交易与协调过程复杂、低效,从而导致成本升高。装配式建筑所有协作与沟通过程繁复,协调周期过长,信息传递路径及节点复杂,导致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生产成本。离散型的以建设方为核心,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等各方围绕着核心形成的各方互不沟通协作的低集成化,导致效率低下,成本增加。
(4)从施工工艺、资源需求、管理模式等方面来看,相比较传统的现浇式建筑,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多个作业空间进行项目进度协同管理。传统的进度网络技术难以适应存在多种不确定干扰因素的复杂空间环境,往往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既定工期进度延缓。
3加强成本控制监督管理
监督部门和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有效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落实成本控制监督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监督人员对成本控制落实阶段、落实环节的管理,全面分析,有效核算,尤其是对每笔费用的账目做好核查工作,通过数据的精确计算分析,发现问题;另一方面,第三方监督作用的发挥,如政府监督机构、专家指导管理等监督力量在成本控制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全面监督管理,能够从主观上限制某些人员出现不良行为,对于成本控制无疑将会是有效的。
4成本管控相关举措
4.1推进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统一装配式建筑标准,提高部品部件的可替代性,实现同类产品的协作与分工。对装配式建筑认定,不仅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方式进行再次审定,而且为后续施工过程涉及的技术指标审核提供基础。
4.2加强技术管理,提高装配率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分采用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矿用建筑主体结构、室内装饰、水电安装等采取集成技术;建筑围护、阳台门窗等构件,采取工业化生产;实现视觉与效果并存的优化防水设计墙装饰采取一次成型的耐久材料。
4.3加强专项审查
相关部门在规划审批阶段时,在传统审查流程的基础上,增加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预制率等指标以及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设计方案进行专项审查,以确保装配式建筑规划方案、设计方案等从源头上、流程上的合理有效性与强制实施性。
4.4优化工艺
改进和优化预制构件生产、安装工艺,提高模数利用率、工人、机械工作效率,降本增效。
4.5加强装配式建筑行业法律法规建设
规范企业行为,为推动整个煤炭建筑施工企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从政府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制修订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等计价依据,降低有关税率,提高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有率。
结语: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中,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已成必然。建筑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应为满足装配式建筑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开始针对性的专业学科,在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人才需的全面统筹规划,并且结合典型的实际工程实践,培养适合现代化、信息化的装配式建筑专业型人才。政、企、校应实现有效的多方联动,共同推动装配式建筑各环节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更多的倾向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装配式建筑各个环节的适应性与创造性,更好的建立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发展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康亚慧.建筑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具体控制方式研究[J].居舍,2018(24):179.
[2]徐燕怀.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5):113+121.
[3]雷建华.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7)
[4]国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J].房地产导刊,2016(0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