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探讨

邹晓钰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通过视觉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均高于治疗后评分,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疼痛护干预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干预;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251-02

前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初期并无十分明显的症状与特异性,发病原因主要有关节滑膜炎等,初期具有轻微疼痛与肿胀感,病变后发展成无痛性软组织肿块。在治疗的过程中,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以本文选取了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研究分析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的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龄43~67岁,平均(55.02±4.13)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42~66岁,平均(54.02±4.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注:①所有患者均经诊断,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意识障碍患者;②患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告知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常规检查、进行饮食以及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入院宣传: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仅为关节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关节僵直、相关功能障碍以及畸形等症状[1],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缺乏对治疗的信心,常常会以消极的情绪面对治疗。所以,医院应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可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患者的疾病进行专门的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必要性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2)疼痛评估: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观察患者的疼痛以及体温情况[2],并进行记录、评估。(3)用药指导:治疗的过程中需对患者使用止痛药物,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确认患者是否具有相关药物禁忌,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并对使用药物后的患者进行实施检测,一旦产生不良反应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通过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x-±s)表示,使用t检验,若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设备:DirectView?DR3000数字化摄影系统,非结晶硅、拼接板碘化铯,矩阵为3k×3k(每像素139μm)、成像面积为43cm×43cm、检测灰阶为14bit,DOE为75%。

2.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V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VS评分比较(x-±s,n)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属于一种慢性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水肿、多肌痛等[3],并伴有敌人、体重减轻以及疲乏等症状。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临床症状,所以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进行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疼痛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护理人员可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性格特性,在次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向患者讲解自身疾病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告知患者治疗的过程、主治医师以及检查与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观察患者的体温以及疼痛情况,并进行及时的记录和评估。除了使用药物止痛外,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视频、音乐的方式,或是看书、聊天的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用药方面,护理人员需明确患者是否有药物使用禁忌,并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本文通过选取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与疼痛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V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疼痛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琼予,孙李萍,向月应.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162-164.

[2]高淑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140-141.

[3]傅根莲,戴杏娟,刘晓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72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