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潘晓

/ 2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潘晓

潘晓

潘晓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我国再次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但是,我国一直以来都强调,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建设,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就需要我国在进行工程修建的时候格外的注意环境与工程的关系。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民生工程。在大型的民生工程中,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域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全面施工。因此,在进行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的时候,是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让整个工程符合可持续发展策略,真正的做到,绿色工程,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1.水利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水利工程的施工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施工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时刻影响着附近的环境。因此,想要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先明白,施工中存在着那些对环境污染的情况。

1.1施工材料存在环保问题

在当前来看,施工材料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水利工程中的很多施工材料,对于环境的污染性都较强,这些材料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的影响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许多的材料都是对环境有着直接影响的。例如一些化工材料等。这些材料会直接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于这类材料的使用应该是有所限制的。而不应该是无限制使用的。否则很容易造成环境的大面积破坏。第二类是间接影响。这一类情况就较为复杂。其包含的种类也较多。总体而论,就是因为施工的材料和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导致施工范围内的环境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水土流失,周围土壤沙漠化等。并且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就非常容易在施工的时候被忽略。当被发现的时候,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就非常的困难。很可能是需要进行一些环保工程才能够确保环境的治理。得不偿失。基于这些情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就要做到节制。并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计算,确保其产生的代价不会过大,方能进行全面的施工。

1.2环保措施较差

在当前来看,水利水电工程是属于高污染性的工程。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施工建设的时候,水利水电工程自身对于环境的保护措施是较差的。在这种情况下,工程中出现的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就会对环境形成破坏。而且很对的工程中,会使用一些难以被自然分解的材料,这行材料一旦变成了垃圾,那么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就是持续的。因此,在建造水利工程的同时,对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任何的工程都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生活。水利工程,则是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好的利用水能,让水能为人们完成发电等任务。但是水利工程一般与水体本身是具备着一定的矛盾的,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水利工程修建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也是当前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着两面性的,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因此就需要从两方面来探究水利工程所造成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水利工程的正面影响有很多。以三峡大坝这个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例,其所能起到的正面影响有发电,防洪,灌溉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影响,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更加的便利。本文的目的在于寻找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平衡,因此,水利工程的正面影响,在此不做赘述。

2.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对地区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对于水流量的影响。因为水坝的缘故,河流上游的水一般会被堵截在坝上,这就让下流的水流量大大的减少,甚至断流。一旦发生断流的情况,将会导致下流的广大面积出现水分不够的情况,造成农田等地出现旱灾。而一旦上流开闸,水能流泻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那么还会导致下流出现洪灾。因此,在进行水坝的修建的时候,是需要对下流情况大量了解的。否则会造成巨大的灾难。而且,在进行挑流消能的时候,水流的互相冲撞,会将水流打散,变成大量的水雾,从而让下流居民生活受到困扰。

(2)流段泥沙淤积问题:

大型水利工程拦蓄上游来水的同时,也会使上游来水进入库区的同时流速降低,水流中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下来,造成泥沙淤积问题。以三门峡水库为例。水库于1960年蓄水,一年半后,15亿T泥沙全部淤在潼关-三门峡河段,潼关河床抬高4.5m。淤积带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拦门沙,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2]

(3)对地区地质环境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诱发地震。其主要原因在于水体压重引起地壳应力的增加;水渗入断层,可导致断层之间的润滑程度增加;增加岩层中空隙水压力。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三峡水库的修建导致地震的言论甚嚣尘上,足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水库库岸会产生滑塌。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

3.应对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使已经形成的平衡状态受到干扰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深入研究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恢复生态平衡的方法。

解决水利工程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办法有四步:

第一步即为解决现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各项生态问题,并且以改善过去由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引起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重,着力解决各项已经凸显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联动发挥各科研单位的力量,积极解决现有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还人民以绿水青山。

第二步即为加强国家对水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政府应该对水力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针对规划过程中的规划环境评价工作,应提高环境评价的门槛,同时根据现实工程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增加环评内容和项目,例如增加生物多样性的评价工作即是对改善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这一对矛盾关系的较为急迫的项目。

第三步即为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来约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施工,使其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规划选址方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施工方面,规范施工操作工序,对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等要做到统一管理和清理,谨防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和损失。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必将造成地区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变,没有适当处理和重视很有可能会引起地方生态环境的污染造成不可逆转的恶劣后果。如何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未来水利工程规划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如何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考虑,合理规划施工,将环境的影响水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罗常山.水利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水运,2011,(9).

[2]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