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爽瑛
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801
【摘要】介绍了ICU综合征的相关概念和测量工具,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以及早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如加强观察与评估,,改善病区环境,提高ICU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心理护理等,为临床医护人员预防和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ICU综合征;护理;综述文献
重症监护室(theintensivecareunit,ICU)是医院为危重患者提供不同程度的生命支持、重症监护和高护患比的特定区域[1]。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入住ICU[1],但在患者入住ICU过程中或从ICU转出后,常常出现生理、心理或认知障碍[2],甚至发生ICU综合征。ICU综合征不仅是疾病自身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疾病恶化的先兆。国内外研究均表明,ICU综合征发生率较高[4-5]。而患者一旦出现ICU综合征,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如影响恢复进程[5]、降低生活质量[6]、增加医疗费用[2]、增加家庭负担[7]等。现对ICU综合征的护理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ICU综合征的概念
ICU综合征以精神障碍为主,并伴有其他一些临床表现[8],80%表现为谵妄,最初也被称为ICU谵妄或ICU精神病。早在1966年,McKegney[9]就提出了ICU综合征的概念,即患者在ICU监护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伴有其他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此后,黑泽尚在1985年提出ICU综合征的新概念并于1987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即ICU综合征是指在ICU压力环境下的情感状态的交替变化[3]。
2.ICU综合征的诊断和测量工具
ICU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因疾病轻重程度等而表现各异,从定义上看它和谵妄[10]一致。从诊断方法上看,ICU综合征的诊断和筛查工具是从DSM(精神疾病诊断统计分类手册)发展而来的。DSM是在1952年由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制定的,它是诊断谵妄的金标准[11]。ICU谵妄发生在ICU病房内,ICU的医生和护士是第一观察者,在使用DSM来诊断ICU综合征时经常遭遇困难,因此,精神学家又在DSM的基础上发展了三种ICU综合征的测量工具,即ICU意识模糊评估法、NEECHAM意识模糊量表和ICU谵妄筛查表。
2.1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
1990年,精神学家Inouye[12]依据DSM-III研制出了适合非精神病学专业的人员诊断谵妄的测量工具-CAM,它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患者进行评估。此量表要求患者清醒并且具有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不适用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昏迷等不能说话的患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Ely等[13]研究者制定了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具有应用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医生和护士对ICU患者进行谵妄评估[13-14]。
2.2NEECHAM意识模糊量表
1992年,Neelon[15]教授为方便护士评估谵妄研制了NEECHAM,后被改编为ICU评估谵妄的工具。此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85,重测信度为0.96,评价时间8-10分钟,敏感性87%-97%,特异性88%-95%[16]。NEECHAM不仅能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谵妄,还可以区分轻重程度及有ICU综合征发生危险的患者,为临床医务人员对具有高危风险的患者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预防ICU综合征的目的。但该量表不适用于ICU的危重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的患者。
2.3ICU谵妄筛查表(TheIntensiveCareDeliriumScreeningChecklist,ICDSC)
ICDSC对于诊断谵妄的敏感性较高,常用于谵妄的筛查,它是Bergeron[17]专门为ICU的医生和护士发展的ICU谵妄评估量表。ICDSC简单、快捷,缺点是特异度低,易误诊,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8]。
3.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格、疾病严重程度、心理应激、ICU环境、滞留ICU时间等都影响着ICU综合征的发生。睡眠剥夺[20]也会使患者出现焦虑多疑、定向力障碍、幻觉等ICU综合征的临床表现。McKegney认为,ICU综合征有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疾病因素、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20]。
3.1疾病的因素
研究显示,任何引起脑功能改变的因素均可导致谵妄的发生[3],高血压、痴呆可以使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风险增加[21],而ICU中使用的药物常可产生明显的精神毒性作用[3],如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会使患者无法对自己面对的刺激进行解释和联系[22],手术与麻醉中东莨菪碱、阿托品等的使用也会影响ICU综合征。吴向东等人的研究显示[23],在ICU住院时间超过5天与少于5天的ICU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使用机械通气与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也有显著差异。疾病的严重程度、发展过程和持续时间对ICU综合征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3.2个人因素
患者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年龄、性格特点以及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等。年龄是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基本因素之一[24],而A型性格类型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高于非A型性格类型的患者[25]。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和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增加了对ICU综合征的易感性[26]。VanRompaeyB[21]分析得出年龄、酗酒、酒精中毒是ICU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也影响着ICU综合征的发生率,研究发现,患者报销的额度越高,收入越高,能独立支付医药费的发生率低[27]。陈培服的研究发现[28],历经病友死亡和医疗费用自费是ICU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丧生是ICU常见的问题[30],而睡眠障碍的患者较容易发生ICU综合征[19]。
3.3环境因素
ICU环境的因素包括监护设备的声光报警、病区内走路、说话、电话铃声、灯光照明、无家属陪护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社交孤独、沟通不畅、制动、环境陌生、噪音过度、感觉单调或缺失、个人隐私暴露等[30]。环境因素不是ICU综合征发生的必要条件,但通常与疾病交织而引起ICU综合征。
4.ICU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4.1加强观察与评估
护理人员在ICU患者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患者入住ICU第一天起,护士就要及时评估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并发症等,评估有无引起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通过观察病情、性格、睡眠等来甄别出谵妄早期的患者,进而提示医护人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2改善病区环境
保证病区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温度18-22℃,湿度50%-60%,物品摆放有序,机器报警音设置在能听见的最低音量,正确设置报警线。避免在患者床旁谈论病情,避免大声喧哗,电话铃声、接打电话声音应轻,做到动作轻、关门轻、说话轻、走路轻。合理安排治疗与护理[19],尽量保持患者昼夜更替,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抢救时应进行有效遮挡,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
4.3康复运动与音乐疗法
有学者[31]在严密监护下对入住ICU的患者积极采取康复运动,即四步运动锻炼法,包括翻身、改变体位、关节的被动和主动锻炼、坐于床沿、站立等,来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音乐可以使人产生安宁、愉悦的心情,在病房内播放柔和、舒缓、优雅的音乐可使患者放松,缓和患者的紧张心理[31]。
4.4提高ICU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ICU护士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医德之外,,还要熟练的技术操作和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记忆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等[7],包括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并能对化验结果、数据图像作出初步分析和处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仪器的作用和注意点,消除患者的顾虑。提高操作技能,避免反复穿刺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荷。
4.5做好心理护理
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加强情感支持[32],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并积极地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患者患者的心理压力,预防疾病和促进患者的康复[33]。病情允许可以鼓励患者记日记,将患者觉得重要或有必要的事情记录下来,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及疾病痛苦。因探视受到限制,患者易出现分离性焦虑、孤独感及不安全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恐惧等心理。研究发现,孤独和隔离可引起患者的感官剥夺体验和监护室精神综合征[34]。
4.6家属有效探视
家属不仅仅是探视者,还是医护人员的合作伙伴,国外已有医院将监护室的大门对家属开放[35],不设探视限制,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来,家属的陪伴可以降低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改善条件,让家属和亲友多探视患者,加强沟通交流,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7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
多数危重患者病情进展突然,自身对疾病加重缺乏心理准备,常常会有恐惧或威胁的心理。医护人员应通过介绍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知识,帮助患者渡过心理难关,正确的看待病情,并且接受入住ICU的事实,发挥自我能动性,加强自我调节,配合医护人员积极应对疾病[8]。
参考文献:
[01]http://www.ihe-online.com/feature-articles/intensive-care-changes-and-challenges/index.html.AccessedApril10,2013.
[2]MehlhornJ,FreytagA,SchmidtK,etal.Rehabilitationinterventionsforpostintensivecaresyndrome:asystematicreview.CritCareMed,2014,42(5):1263-1271.
[3]万献尧,张久之.ICU综合征[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9):779-781.
[4]VollandJ,FisherA,DrexlerD.DeliriumandDementiaintheIntensiveCareUnit:IncreasingAwarenessforDecreasingRisk,ImprovingOutcomes,andFamilyEngagement.DimensCritCareNurs,2015,34(5):259-264.
[5]GranjaC,AmaroA,DiasC,etal.OutcomeofICUsurvivors:acomprehensivereview.Theroleofpatient-reportedoutcomestudies.ActaAnaesthesiolScand,2012,56(9):1092-1103.
[6]OeyenSG,BenoitDD,AnnemansL,etal.Long-termoutcomesandqualityoflifeincriticallyillpatientswithhematologicalorsolidmalignancies:asinglecenterstudy.IntensiveCareMed,2013,39:889-898.
[7]AngusDC,CarletJ.Survivingintensivecare:areportfromthe2002BrusselsRoundtable.IntensiveCareMed,2003,29:368–377.
[8]王志红,周兰姝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31-143.
[9]McKegneyFP.Theintensivecaresyndrome.Thedefinition,treatmentandpreventionofanew“diseaseofmedicalprogress”[J].ConnMed,1966,30(9):633-636.
[10]GirardTD,PandharipandePP,ElyEW.Deliriumintheintensivecareunit[J].CritCare,2008,12(Suppl3):S3.
[11]BergeronN,DuboisMJ,DumontM,etal.Intensivecaredeliriumscreeningchecklist:evaluationofanewscreeningtoo[J].IntensiveCareMed,2001,27:859-864.
[12]ELYW,MargolinR,FrancisJ,etal.Evaluationofdeliriumincriticallyillpatients:ValidationoftheConfusionAssessmentMethodfortheIntensiveCareUnit(CAM-ICU)[J].CritCareMed,2001,29(7):1370-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