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艺术教育特色,构建三级课程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结合艺术教育特色,构建三级课程体系

孟夏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北京100000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原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拆迁校区配套小学合并校。近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以“培养真善美统一的人格”为育人目标,坚持创造严谨治学的氛围和培育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气息,借力学校原有民乐团发展优势,抓住艺术教育特色,逐步推进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力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课程意识,关注全体学生成长

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形成源于对周边艺术教育资源的挖掘。建校之初,借助地区优势资源学校组建了民乐团,并通过培养,形成了一支民乐素质高、能创编乐曲、独立完成日常排练和演出任务的成熟的教师团队。依托“金帆民乐团建设”,学校逐步在全国、市、区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学校,学校也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着如下问题:乐团硕果累累,但乐团学生不足学生总数的1/4,从招生到培养,均属“精英教育”模式。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并从中受益”背道而驰。为此,学校大胆尝试,逐步以强化课程意识为突破口,实现关注全体学生成长。一是转变乐团业绩观,形成“全员”发展态势。二是提升课程意识,实现“全员”发展模式。

二、重视科研引领,推动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校本课程建设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前,有校本课程。第二阶段: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有丰富的校本课程。第三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建构校本课程体系。第四阶段:2012年12月至今,构建三级课程体系。

为了促进艺术类校本课程的整体推进,学校通过行动研究提升教师对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同时,学校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推广,在校本课程建设丰富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体系。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学校课程建设思想也有了较高的站位,进一步提出:在国家课程中挖掘艺术教育元素,抓住艺术教育特色整体推进三级课程,为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基。

三、依托艺术特色,合理规划课程

依托“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课题的调研,学校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学习需求,从而进行分析。以校本课程体系为基础,初步梳理出了学校艺术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结构简表(其中包括正在研发的课程)。以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建设为核心,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自主发展,从而提升学生全面素养。

学校以“课程性质”中是否具有审美性作为课程分类依据,将以审美为核心的、能够凸显美育功能的课程定位为“显性艺术类课程”,将只具有其他课程性质、含有隐性美育功能的课程定位为“隐性艺术类课程”。

显性艺术类课程强调艺术本质的回归,其能够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隐性艺术类课程则更强调对艺术元素的挖掘,通过深入挖掘艺术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有了以上认识,学校开始走上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推进三级课程整体建构的道路。

四、挖掘教育资源,加强课程整体建构

1.国家课程中艺术元素的挖掘。一是针对音乐、美术这两门显性艺术类课程,任课教师不断梳理课程内容,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挖掘课程中可深入拓展的艺术元素,使得艺术课程更加生动有趣;二是对于隐性艺术类课程,教师重视对多元艺术元素的挖掘。

2.地方课程中艺术元素的拓展。校本课程“笔墨留香”是学校依托地方课程“写字”(现“书法”课程)拓展而成的,从最初的社团活动,到逐步拓展走进“书法”课堂,实现了地方课程的纵向延伸。但总体来说,地方课程中艺术元素的拓展研究还有些不足,有待深入思考。

3.校本课程中艺术元素的融汇贯通。学校尝试组织教师团队研发具有艺术教育特色的校本必修课程,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学生、家长多方调研为导向,整合国家、地方课程中的艺术元素挖掘点和原艺术校本课程的资源点,形成一门全新的艺术教育校本必修课程。

五、依托教育资源,拓展学校课程平台

艺术教育包罗万象,不应仅仅停留在校园内的教育,学校的课程建设自然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课堂。为了进一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提升,经过缜密的分析和思考,学校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为突破口,构建了立体交叉的艺术教育文化网络,拓展出更为开放的课程平台。

具体措施分为三步:一是借助家长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二是引入社会资源,提升课程品质;三是胸怀国际视野,拓宽课程途径。

下一阶段,学校还将针对课程建设,围绕艺术教育特色,以全新的多元课堂呈现形式,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积淀艺术素养。我们努力实践着“把课堂还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真正建构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三级课程体系框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课程中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以逐步形成动态、生长性的艺术教育“大”课程观,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让其在学校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