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23700
摘要:我国的水旱灾害极其严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水旱灾害的防治工作,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除水害、兴水利的工作,鉴于我国水旱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损失重的特点,积极思考和探索防汛抗旱的具体措施和对策,从人水和谐的视角推动我国防汛抗旱工作模式的转变,较好地提升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成效。各地区政府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抗旱防治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大自然的灾害是每个历史时期主要防御以及救助的主要问题,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也受到其重大的威胁,相对于现在旱灾的发生,除了少数偏远山区会受到迫害,基本上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水灾问题还是存在着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学会科学的做好防御措施,在救助方面有更宽更快的路径,使得国家经济建设可以稳定快速发展以及极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关键词:防汛抗旱;工作思路;水利工程;防灾减灾
1、抗旱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我国水资源不足,抗旱防汛工作能力有限
我国水资源是世界上相对稀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利用率更低。此外,由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区水利工程质量差异较大。如果不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标准,各地区的引水和防洪工作将不起主要作用,使国家防治洪水更加困难。一方面,我国的水利工程技术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使用受到严重阻碍。在抽水、选水和用水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漏水情况,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大大降低了各地区抗旱能力。对当地居民日常饮水和作物灌溉问题的影响是巨大的。
1.2我国水利工程防洪标准不一,存在巨大隐患
我国的水利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大部分水利工程仍被保留。主要是其防洪能力没有大的提高,使其在面对更大的自然灾害时无法有效利用。随着国家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建,对于各地区的建设标准都有严格的设置,但是由于施工单位或者是相关施工监控未到位,而造成豆腐渣工程不断的出现,这不仅仅是严重阻碍了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前进步伐,更是间接损害了国家人民的重要利益,对于目前的水利防洪工程存在的老化、不达标以及没有及时返修加固的问题还待加强解决,存在的巨大隐患将会不断影响着今后的安全问题。
1.3缺乏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规划
在当前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之中,大多是属于临时应急的防汛抗旱设施,主要是当灾情来临之时采用的应急性措施,重点应对汛期或旱季时节的防灾减灾工作,而对生态环境治理、蓄滞洪区建设、河道改造方面的重视度明显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规划和建设,存在较多的临时找寻水源、盲目打井取水的行为,这种行为缺乏科学合理的筹划和论证,使防汛抗旱工作出现次生性灾害的现象,不利于设施的长远使用,最终导致这些应急临时设施就地废弃,极大地浪费了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建设。
1.4缺乏人水系统的和谐整体意识和观念
长期以来,中国的旱涝灾害管理采取了围湖造田、开荒开荒、占据原有的天然水面等大规模移动方式,造成水害和水土流失,大大降低了蓄洪滞洪能力,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突出突出重视防汛抗旱建设的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造成过度淤塞和洪涝灾害增多的问题,同时,又因为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占用了行洪通道,迫使堤防高度不断增加,加大了堤防溃决时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超量用水而出现干旱和断流的现象,这就使我国的人水系统出现难以遏止的恶性循环现象和问题,显露出人们缺乏人水整体性系统的和谐意识和观念,将人与水系统割裂开来,缺乏人水和谐的活动规划和限制,违背了自然界水文变化规律,加剧了人与水系统之间的对立,这就难以充分显示出防汛抗旱治理工作的效果。
1.5预测预报监测能力有待提高
洪旱灾害的预测预报监测是制定各种预防措施的指导和关键,对于洪水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洪旱灾害的预测预报监测会受到极端天气以及灾害的影响,从而影响到预测预报监测工作的准确性,而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预测预报和监测能力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不相适应的情况,就会导致防汛抗旱预防措施的不合理,当灾害真正发生时,不仅难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会有可能给灾害的治理带来困难。
1.6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大都发生在农村以及部分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交通比较闭塞的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其各方面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灌溉条件较差。并且在长期的使用和利用过程中还会逐渐发生老化现象,工程建设和维修不到位。水利设施的落后不仅给这些地区的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相应困难,同时还不利于地区水资源的有效转化利用,导致大量供水资源的浪费,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以及人民日常生活供水需求得不到满足。
2、防汛抗旱工作的思路及措施分析
2.1树立防汛抗旱工作的人水和谐思想观念
根据我国目前的防汛抗旱工作特点和要求,要全面树立人水和谐的思想观念,要转变人水分离的传统意识,要将人文系统与水系统视为有机结合的整体,立足于人水系统平等、和谐的视角进行防汛抗旱工作,要避免将洪涝、干旱妖魔化、对立化的不正确态度和思想,通过有效转变防汛抗旱工作缓解人水矛盾,避免过度直接干预水系统,而要顺应自然水系统的生态规律和特点,适当放开对河流、洪水的束缚,采用预防、应对和治理的措施,将洪涝灾害、干旱灾害限制于人类可承受的风险范畴之内,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成本与抗灾效益、生态效益的平衡,促进人文系统与水系统自然长久的和谐。
2.2组建科学防汛抗旱体系
要在人水和谐的思想指导和引领之下,构建科学合理的防汛抗旱体系,成立以常备工程设施为主、应急工程设施为辅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进行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全面推行重点抗灾为主、全面抗灾为辅的水旱灾害管理思路,统筹考虑各地域的水旱灾害程度、损失程度、抗灾等级等,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成本收益规划,最大程度上降低防汛抗旱工作的成本,提升防汛抗旱工作的抗灾效益。
同时,在推行防汛抗旱工作的整体治理过程中,要建立预防为主、抵御为辅的水旱灾害治理机制,科学合理地采用自然生态改造、河道整治、河湖水系联通等措施和方法,形成以主动抗灾为主、被动应对为辅的防汛抗旱应对体系,减少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损失。另外,还要做好相关配套体系的建设,要建立健全灾害预报机制、通讯预警机制、灾情监测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物资储备机制、常备及应急抗灾工程机制等,建构社会化、网络化的防汛抗旱工作体系,以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创新模式,较好地缩小用水缺口,改造人水系统的不和谐状态,最大程度上提升对灾害的管理能力,降低水旱灾害的损失。
2.3做好水文情报预报工作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是水资源利用、管理和开发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所以在防汛抗旱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水文情报工作,指导防汛工作的合理、有序进行。(1)强化对水文情报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强化对水文情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以及业务水平保障相应工作的有效展开,为防汛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情报信息。(2)要加大对水文情报工作的投资,强化水文监测设备建设,引进当前先进的高科技通信设备,提高水文监测质量和准确性,更好地完成防汛抗旱工作。
2.4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在新时期强化防汛抗旱工作过程中,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必不可少,有利于强化防汛抗旱工作效率和效果,更好地发挥出防汛抗旱工程的综合效率。(1)应加强防汛抗旱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完善各级防汛抗旱机构的职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保障相应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防汛抗旱工作质量和效率。(2)建立各个部门、机构之间全力合作的高效管理体系,强化防汛抗旱工作过程中的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同时制定科学的洪水调度方案以及抗旱预案。(3)建立健全首长负责制度,强化落实各项责任制度,提高应急管理能力。(4)建立健全政策法律体系以及先进技术体系,为管理洪水和全面抗旱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力保障。
2.5加强防汛抗旱宣传工作
防汛抗旱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社会面比较宽,所以新时期还应注意加强防汛抗旱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的防汛抗旱工作意识。在这方面。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开展防汛抗旱宣传工作,普及基本知识,在灾害发生时采取救援和逃生措施。同时,增强人民的责任感,使人民能够积极参与防汛抗旱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媒体逐渐兴起,相应的单位还可以利用网络以及移动通讯等新媒体进行防汛抗旱宣传工作,例如:相应部门可以开通网络微博,发布各种防汛抗旱宣传内容;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防汛抗旱宣传文章的推送。同时还可以采用张贴横幅、宣传标语等方式强化防汛抗旱宣传工作。
3、结束语
总之,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体制,树立和谐管理的理念,充分认识其中的难点,防汛抗旱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网络。推进防汛抗旱工作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推进,完善防汛抗旱体系,加强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做好科学防治工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确保防洪减灾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秦文秋.常州市防汛形势及对策建议[J].中国水利,2017(15).
[2]陈成功.辽西易旱地区系统抗旱措施及思考[J].中国水利,2017(11).
[3]王岩.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的相关探讨[J].黑龙江水利,2017(06).
[4]徐慧娟,李益敏.基于GIS的怒江州泸水县水库布局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03).
[5]张旭,冯琳,李云鹤.2011年冬麦区抗旱反思[J].中国水利,2017(13).
[6]曹国庆.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2):146.
[7]杨小凤,郑小勇.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的思考[J].水能经济,2017(11):71-72.
[8]陈雷.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做好“十三五”和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J].中国防汛抗旱,2018,2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