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郑军花

青州市国土资源局

摘要:作为土地整理理论及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整理效益研究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分析土地整理经济社会效应的基础。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土地资源整理理论的提升,同时有利于资源效益的综合使用,直接影响国民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

我国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已经有数十年的经验,在保护耕地资源、维护生态等方面已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的科学评估直接关系到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对提升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合理利用土地直接关乎人类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有利于社会建设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存在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土壤破坏程度严、布局不合理等各方面缺点,为改善目前土地状况,我国应积极是想土地整理措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平稳进行,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壤质量。

目前,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通过以对实物量或者价值量代表效益。即以整治后在某一方面增减的实物量作为效益的代表;二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衡量效益,就是指单项效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值的加权综合衡量综合效益。这种方法一般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纵向比较;二是横向比较。

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研究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定量评估方法,会对土地整理项目区域的选择和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起到指导作用。土地资源整理是指通过采用各类手段以及措施,按照土地规划原则,结合土壤现状对土地资源进行结构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用,以此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是我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优化土地资源的主要手段。在土地资源稀缺的今天,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门口大国,土壤辽阔,但人均土地资源匮乏,因此如何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在人口快速增长的今天减少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成为目前国家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已经在绝大部分的省份开展土地整理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为土地整理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治理经验,提供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主要重心正从农村转向城市,实现城市-农村共同治理的阶段,同时政府在2013年土地整理研讨会上对土地整理提出重要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土地整理的开展。

二、现行评估方法主要缺点

随着土地整理政策的不断推进,经济效益与资源评估已经成为对土地整理效果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对投入量已经净产进行一定评估,从而得出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1]。虽然在我国已经初步建起土地整理评估体系,但现行评估体系仍存在许多缺点,未做到经济效益平衡,评估效果差,对现行评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有效性差。目前我国实行的经济效益评估体系主要存在评估内容不明确,内容过分片面从而忽视对社会经济作用的评估以及在资源、生态方面的影响的考虑,仅仅关注阶段性经济效益的评估,导致评估内容单一。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偏于农业用地整理阶段,对于建设用地的整理关注不高,整治力度不够,导致评估过程以及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2.体系不完整。在我国土资整理评估指标不明确,缺少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考虑,导致评价总体不完善,缺乏可信度。这主要是因为评估指标是直接关系职能发挥以及评估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无法提高有价值的评估报告,无法起到土地整理资源的合理性分析,评估报告无法提供参考价值。另外,指标量化不明显也会导致评估计算存在误差,精确度不足。

三、评估方法改进策略

因为好的土地整理评估对我国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的土地整理方向不同,目前世界各国均已开展土地整理。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整个评估体系存在缺陷,导致评估有效性差[2]、质量不高、可信度低。对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对我国土地整理评估方法进行改进。

1.建立先关数学模式。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设计领域广泛,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体系设计内容庞大。目前我国现行的土地整理评估体系不完整,因此需要引入数学模型,实现科学化确定指标,进行指标量化处理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直观反映。目前已开展的数学模型引入包括:融入灰色系统模型、遗传算法等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整理指标的科学性,增强评估的说服力。

2.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通过提高评估质量可以有效提高评估内容的有效性,因此我国土地治理部门应当积极扩大评估渠道[3]和评估范围,完善社会评价监督机制的建立,设立公众反映平台,接收民众意见,对体系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应当建立第三方评估系统,该系统不属于政府,实现对政府的社会监督的可行性推进,从而提高评估有效性。

总结

通过对我国现存土地整理的资源以及经济效益评估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实行土地整理评估对实现国家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生态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整理的资源效益主要是强调土地整理后作物产量的增加情况,可分为两类:增产效益和增地效益。二者的主要评估指标是整理后的单位面积、规划期末有效面积年、规划期末有效面积累计和整理措施生效时累计4项的增产量。另外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可以直接分为两类: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其中直接经济效益表现为整理后的土壤上农作物产值的增加,评估指标有整理后的单位面积各类指标的增长情况。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估指标有整理后相对节约的土地和工日。但我国开始时间晚、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估效果差,不利于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的大规模开展。通过对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效益的评估方法的分析,在下一步研究中,应在土地整理资源与经济单项效益评估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对土地整理的监管,进一步提出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土地评估价值效益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正峰,赵伟.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A].农业工程学报.2011(03).

[2]赵茜.土地整治的资源和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解析[A].山东工业技术.2014(16).

[3]王旭.土地整理的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初探[A].新疆农业科学.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