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贵在参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数学教学贵在参与

闹海

闹海(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宁木特第一完全小学,青海河南8115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106-01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会教”、“会创造”,提出了“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此模式的影响下得出结论——数学教学贵在参与的论述。

关键词:数学;参与;会学;践行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实践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追求价值是人们认识与实践的内在动因。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认为,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是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即教学具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品格价值和方法价值。这些基本价值的实现应是学生主体的需要,而教师则要在教学活动中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就必须实现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

一、践行主体参与教学过程

“主体参与”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教学模式是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理论,构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科教学特点与规律,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前提,以创造性思维训练激活思维、发展元认知能力为重点,以坚持双主体二元互补为原则,实现以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发挥学生主体潜能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教师的主体引导,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参与水平达到最佳状态。其中“主体引导”的核心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去追求,主动去获得,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进入最优化的境界,并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主体参与”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操作行为,落实在教学上就是一种学生活动的实现过程。“参与意识”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这里包括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安排的一些显性活动,如研究性学习、讨论问题等。但是更大程度上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隐性思维活动。“参与水平”是指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表现了学生的参与水平。

1.阅读教材,引导参与。

这一环节是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完成的,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使阅读成为一种饶有兴趣的智力活动,在阅读前教师要精心编拟一组思考题,即自学提纲,在每节课后出示下一节的自学提纲,让学生进行预习。应该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切中知识的重点、学生认识的盲点、理解的难点,既不令人费解又不要太浅显。

2.相互交流,主动参与。

这一环节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在每节课的开始,教师根据自学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到讲台上以教师的角色谈自己的见解和疑点,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解答,相互评价。如果学生回答有错或者不全面、不到位,教师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对有错的回答进行矫正,对不全面的回答进行补充,对不到位的回答提高到位。

3.精学要点,掌握知识。

这一环节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在认识上带有普遍性的偏差、误区的问题,先让学生作重点讲解,然后教师进行讲评,强调重点,揭示知识结构网络,总结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指导性建议,调控学习。并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些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让学生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做好小结,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处理得好能起到梳理概括、强化记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提炼升华的作用。为此教师要精心组织,以完成学生“画成整圆”的心愿,使所学的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并能运用它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这一环节要注意学生的自主参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讲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收获。然后教师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例如,有针对性地播放教学示范片段,请学生用学过的理论进行评价,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等,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这样学生很容易投入和参与,情绪会被再度调动起来,从而达到知识升华的目的。

二、践行自主探索,优化认知结构的过程

1.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上,要从被动接受现成结论,转变为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在教学中要针对教材知识结构,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构建新知。比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师先拿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插有2支、7支和3支铅笔。提问:“谁能把铅笔移动一下,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一样多?”一位学生前来,想了一下,从第二个笔筒拿出2支放在第一个笔筒,又拿出1支放人第三个笔筒。教师又问:“现在第一个笔筒里有几支铅笔?第二个呢?第三个呢?”“谁刚才看见他是怎样移动的?”(暗示“移多补少”通过第一层次的操作,学生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接着问:“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大家跃跃欲试,另一位学生上来,)把三个笔筒里的铅笔都放在手中,又在每个笔筒里放进4支,边放边说:“把这12支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支。”教师紧接着设问:这12支是从哪里来的?”暗示总数量是原来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量之和)。然后引导大家讨论“喜欢哪种方法?”一般认为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数目太大,第一种方法就很不方便了,于是引导大家寻找解题规律,很顺利地得出:(2十7+3)&pide;3二4(支)。又把平均数“4”与原来三个笔筒里的铅笔数相比,它比第一、第三个笔筒的多,比第二个笔筒的少,进一步说明了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在课堂上作了几题简单的求平均数题目后,教师又结合本班实际请四名学生分别报出自己的体重,让大家估计他们的平均体重。不一会儿,有的学生说:“平均体重应该不大不小,在中间。”有的说:“最重的不超过XX(四人中最胖的),最轻的不低于YY(最矮的)”。至此说明他们已初步掌握了平均数的基本思想以及解题规律,并学习了估算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三、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性

2.参与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标准》中强调:“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置身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认知活动便能充分而有效的展开。因此,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采集现实生活背景下的数学问题作为研究内容,支持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情境,发现知识。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选取了现实生活中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足球。首先,教师提问:“如果在世界杯比赛中,我们中国队获得一个宝贵的罚点球的机会,你觉得主教练米卢会安排哪位运动员来主罚这个点球?”学生们有的提名“郝海东”,因为他在十强赛中进球最多;有的提名“祁宏”,因为他的脚法最好;还有的提名“范志毅”,因为他是三朝元老,心理最稳定。这时,教师适时引导:“三位都言之有理,那么究竟安排哪位主罚呢?我想,米卢会比较一下队员中罚点球最好的那几位的成绩,然后再作定夺。你认为呢?”接着,教师出示三位球员在以往比赛中罚点球的总数和进球数,引导学生通过一种合理的方法进行比较。经过多次方法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学生终于发现了用比较三人“进球数”与“总点球数”的百分比(即进球率)来判断战绩优劣的好方法。从而,在这样一个生动而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实现了对“百分数”意义的有效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