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边界权利和义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边界权利和义务研究

仰文龙

渭源县水务局甘肃省定西市748200

摘要:目前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作为经营管理单位,水利管理单位在处理问题时受到法律、法规、权利等因素的限制,为了有效地处理相关问题,本文就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边界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前言:

近些年,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投运得到不断的推进,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肩负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任,然而目前,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是影响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设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体系成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的突破口,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现状

目前,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是国务院统一管理,相关机构协同管理,即国务院管理水利的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水资源的整体管理,其他部门则根据职能不同被分配不同管理辖区,协助国务院水利行政部门。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可以根据流域划分,也可以根据工程功能划分,例如防洪、排水、水力发电、航道、港口工程等,但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各部门职能间的交叉,导致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整体很复杂。且我国水利工程始终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管理机构臃肿、制度死板、经费不足、管理粗放等方面,因此想要进一步优化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

2当前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供需不平衡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发展,导致原本水利工程提供给城市生活、绿化及工业生产的用水已经逐渐无法满足需求,水资源利用率低,过度的水资源索取都成为导致流域内水资源急剧下降的原因。

2.2上游环境脆弱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体流域附近的土地和植被被大量开发,不仅农业种植、养殖和工业生产、生活用水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消耗;土地和植被的开发还导致水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因树木和植被的更新速度缓慢,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上游水资源量和质量。

2.3水质不达标

水体流经区域内环境被破坏、污染加重、资源被消耗导致水体质量不断下降,尤其是黄河流域水体很多已经无法到达灌溉所需,水体中含有大量泥沙,无论是喷灌、滴管都无法使用,严重影响流域内农业生产。

3对策及建议

3.1范围确权是基础

水利工程由于数量庞大、线路长、分布广、边界线长而复杂,确权难度高,一些老旧工程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确权,一些新建工程由于体制、管理等原因也未能完善确权,导致工程边界管理权限不明。为推进科学有序的管理,确权成为当务之急。包括管理范围(边界)的确切界定标识、责权义利的明确界定等,可借助于历史设计建设资料、现行法律法规、国内外经典案例经验、现代信息技术等。共同完成确权。

3.2简政放权是重点

河道管理的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等,除国家管理权限和跨区县(自治县)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外,应当全部下放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保证管理清晰明确有效,执法高效透明。

3.3索源追责问责是关键

水的流动性带来一系列典型问题,比如河道上游某行政区域内的污染源污染后的水,对下游另一行政区域内的水体、水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有效的索源追责问责机制并使其真正落地。

3.4全面实施河长制是核心

河长制是一套新的、正在逐步完善的水利工程及水管理的机制,是以水流域或区域为对象,以河长为最高责任负责人,并辅之以长效监督监管与责任追究,对河湖进行全面监督管理的管理体制,是有效解决现有水利工程管理特别是边界交叉事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彻底解决了行政权力交叉、区域交叉、问题交叉的诸多矛盾。河长制作为一种管河、护河、治水的管理制度,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对河湖塘库进行管理。河长制管理工作要落地,关键是各级河长要敢于负责,积极负责,勇于担责,建立完善的河长制组织管理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的监督管理追责问责机制体制。

4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改革措施

4.1转变管理理念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广泛认可了“无偿供水”或是“低价供水”这一观念,水管单位尝试作为一个不计成本的服务单位而存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进行,这就要求水管单位脱离政府的扶持,完全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主体,其应严格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强化人力管理等方式,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2做好水管单位分类定性

在进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对水管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界定其性质,以便确定相适宜的改革措施。根据水利工程功能及其收益,可以将水管单位分为三类:一是纯公益性单位,二是准公益性单位,三是经营性单位;当前,经营性单位的主要目的即为通过供水、发电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定义为企业性质;准公益性单位则是兼具经济效益与公益性质,原则上定义为事业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部分已经专制为企业的准公益性单位,无论其具不具有相应的自收自支能力,均要定义为企业性质。

4.3强化水利工程分级管理

一是省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管理好流域性水利工程以及跨流域调水工程;二是要做好流域性河道湖泊的统一以及飞机管理工作,这需要省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与各市县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一方面河道堤防工程的审查以及监督管理是省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的,并且进行除险加固补助费用的发放。另一方面市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属地的划分,将河道分段管理工作做好;三是市县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对象包括市县镇等。

4.4推广管养分离制度

从我国水利工程现行管理模式来看,是管理与养护为一体的,这样容易导致经费的混乱以及人员冗余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因此,为了顺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本,必须要对运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实现管理与维护的分离。一方面需要水利工程维护队伍提高专业水平,并脱离管理机构。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招投标制度来选择维护单位,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维护质量,更好的做好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

4.5优化用人机制

在现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必须要对用人机制进行优化,从而解决当前管理人员冗余的问题。要根据岗位的不同来进行管理人员的安排,避免出现随意编制人员的问题。除此之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需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并做好招聘以及考核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更好的做好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

4.6开展多种经营

一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水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并且建立水电站以及旅游的开发;二是将砂石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在水利工程中,水库大坝的运行安全受到砂石的影响极大。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建设专门砂石开采单位,在疏通河道的同时,还能够利用砂石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具备大量管理人才以及经验,因此可以通过为相关地方部门提供有偿服务来获取经济效益,包括水利工程设计服务以及咨询服务等。

结束语:

总之,着力解决水利工程所有权边界模糊、使用权归属不清、水利工程空间保护难、监管难等问题,共同探索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政策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毅民,日本水权管理体制及发展趋势分析叫,山西水利,2017(5),

[2]王强,澳大利亚、新西兰水资源管理理念及启示叨,江淮水利科技,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