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摘要〕新课程理念是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和培养创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学习主动性有效性
现代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课堂改革,使现代课堂教学在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服务的同时,更要为学生的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1巧设实验,引发学习兴趣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的观念问题,中学物理教学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仍停留在呈现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这一层次上,把实验教学仅仅看作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手段,使得实验的功效:启发、验证、激发兴趣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概念、规律的教学要注重讲清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尽可能多增加学生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动脑实践、主动地去探索、研究的习惯。如全反射概念的引入,只要用一个儿童玩具———礼花式彩灯,教师打开开关,让同学们看到套在彩灯头上罩子前的小彩片连接着许多弯曲的、紧密排列的玻璃丝变得五颜六色,在玻璃丝的前端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小亮点,像夜空中绽放的礼花,再联系前面学过的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相信学生对全反射概念的引入会兴趣盎然。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预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再进行实验观察;或者,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观察实验现象。在这里,激发思维冲突最为重要;例如,《动量定理》这节课的引入,采用海绵上放置四个鸡蛋后再在上面叠放书本和石板,然后在石板上放一瓦片,用铁锤敲打瓦片“是蛋碎瓦全还是蛋全瓦碎”问题一经提出,实验的目的也就很清楚了。如果再与学生共同讨论演示方案,观察和思考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除了从实验本身进行改进之外,同等重要的是要从发挥实验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方面去考虑,特别是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架设的桥梁等探究情景,让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在主动探究中得以提高。如“楞次定律”一节教学,采用随堂实验的教学方式,课前公布准备的课题: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及其磁场方向与原磁场间的联系。由学生按照对已有知识(电磁感应定律等)的认识,自行拟定实验方案,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获得新知的探究过程。物理教师还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努力创设条件,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激活实验教学,更好发挥物理实验的教学功效。
1.2启发思维,强化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导向重点,使课堂训练到位,有相当的密度、广度和深度,脱离课本也不拘泥于课本。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日常生活、生产密切联系,应将物理知识与实验、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如力的概念,概括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中,如手提水桶、马拉车、脚踢球、磁铁吸引铁钉、太阳吸引地球、火车头拉车厢、原子核吸引电子、人推车子、石头撞击、人走路、车前进等等。又如结合汶川大地震介绍生命探测仪,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介绍“祥云”火炬的原理等,这样学生既熟悉了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又学到了物理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深入,感到了学有所用的快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中学生的实践是接触事物、感知事物现象,通过思考揭示一些本质的东西,要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生活”。
2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优化的教学情景。教师教学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生活展现、实验演示、表演体验及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宣染等等,这样可将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辅助者、引导者,他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要为学习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多地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例如,学生学习抽象的物理概念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创设有意义的环境,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学习感到具体、形象、生动而乐意主动去学,就会事半功倍。多媒体课件,恰恰能很好地创设这种环境,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讲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例如惯性定律、带电粒子的运动、分子运动、磁感线等,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虚拟实验。有时一幅简单的画面就能触发学生的联想;有时一组简洁、明了的动画更能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精心安排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在课程导入、知识的重难点和思维的过渡与转换处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强化教师的讲授,保证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尽管演示了小车以相同的初速度分别在毛巾、纸板、木板和玻璃上运动的实验,推理出小车在光滑的平面上会不断地运动下去的结论,但由于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真正光滑的桌面,无法成功演示小车在光滑平面上运动的情况,因此一些推理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以理解或未能深刻理解实验的推理结论,此时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转折处。课件模拟这一实验,让小车在没有摩擦的桌面上一直运动下去,有利于学生在认识上的升华。这里的实验尽管是虚拟的,但和前面的演示实验配合使用,却能解决教学难点,这比单用语言去说明实验的结论更具说服力,更能令学生印象深刻。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某种符合学习要求的外部刺激,提供使学生积极主动同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完成知识结构重组的方法和策略,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揭示新旧知识间联系的线索,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信息,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
3结语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概念课的教学目标采用相应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泽军.物理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1
2乌美娜1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国荣等.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J].中学物理(高中版),2009(5)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