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水务局
韦兴达
摘要: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课题,河道生态问题倍受关注,河道整治中采用生态型方式恢复河道生态,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河道治理型式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后,探讨河道生态治理新技术,旨在为河道治理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治理;新技术;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河道已不仅仅具有“泄洪、排涝、蓄水、引清、航运”等水道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具有“景观、旅游、生态、对周边环境的呼应”等多种功能,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治理技术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较深入研究与探索。在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中,对河道治理主要是强调其排涝、防洪等功效,一般是采取顺直河道、加大河宽、疏挖河床、修建护岸工程等措施,以提高防洪排涝的标准。其结果是:河道硬化使动植物减少、断面形状的单一化使河塘及浅滩消失、河道平直而缺少变化,使景观单一等。生态治理采用的工程措施,可把曾经人工裁弯取直的河道恢复在保留一定自然弯曲形态的河道,采用新型的透气透水材料护岸、护坡。生态治理既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人水和谐的组成部分,也是循环水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1、传统河道治理型式
传统的河道治理型式主要有河道人工裁弯取直,清淤开挖拓宽河道,采用硬性材料护坡,两岸加高堤防等几种治理型式。这些型式的工程造价都相对比较高,而且仅仅注重了河道本身基本的功能,如行洪、排涝等,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几乎不作考虑。传统治理型式在稳定河道、行洪排涝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其在对保护水的自然清洁和维持人与水环境的和谐方面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治理方式采取的是封闭型式,河道断面硬化,两岸加高堤防,使整个河道渠道化。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河道的自净能力遭到了破坏。同时各种水生植物也难以在坚硬的结构坡面上生长,各种水生动物也因此失去生存空间,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链被断开,生态失去了平衡。
1.2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在天然河道中修筑人工材料或防汛建筑物不仅代价昂贵,而且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对天然河道的水质和水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在这种结构保护下人们远离了自然的河道,失去了娱乐、休闲和亲水的绝佳场所,河流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成为一滩死水或者是流水无存。
1.3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现代河道断面整齐划一、走向笔直,固然是一种景观,但是它与现代人们追求的回归自然不相一致,它违背了现代人们追求的回归自然、反璞归真的需要。河道里不长一草一木,水中动物稀少,到处是灰白色一片,缺乏生机,极大的影响了环境美观。
2、生态治理研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河道治理理念逐渐向新型生态理念发展,而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生态河道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国内和国外相继出现了一批用于生态方面的材料和技术,如植草、水力喷播植草技术、土工材料绿化网、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等等。虽然它们起源时不一定用于河道治理方面,但在河道治理使用上可以借鉴和参考。
2.1修复河道形态
修复河道形态,即采用工程措施把曾经人工裁弯取直的河道修复成保留一定自然弯曲形态的河道,重新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流路和有着不同流速带的水流,恢复河流低水槽(在平水期、枯水期使水流经过)的蜿蜒形态,使河流既有浅滩,又有深潭造成水体多样性,以利于生物多样性。
2.2采用生态护坡
2.2.1植物护坡
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以进行景观造景,在城市河道护坡方面可以借鉴。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水力喷播的方法在人们常规方法难以施工的坡面上植草坪。使用种子喷射机将种子、肥料以及保护料等一齐喷上边坡。与传统植草方法比,有可全天候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的优势;成坪快,减少养护费用;不受土壤条件差、气象环境恶劣等影响。
2.2.2抛石、铺石护坡
抛石护坡是将石块或卵石抛到水边而成的最简单的工程,洪水时可以用其天然石所具有的抵抗力来保护河岸。另外抛石本身含有很多孔隙,可以成为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栖息场所。铺石则是将天然石铺于坡面,令石块互相咬合以保护坡面。一般用于急流处,但是缓流处若洪水时间较长时也可以用铺石护岸。石块和石块之间不用水泥填缝,其水下部分成为水生生物的栖息所,陆地土砂堆积也成为昆虫和植物的生育场所。这种护坡型式在北京转河得到了充分利用,不仅有利于安全,有利于两栖动物的出行,更加有利于冬季防冰。结合水生植物种植,凸显自然生态感。
2.2.3新素材新工法在生态护坡中的应用
袋装脱水法:将施工时产生的河底淤泥淤土,装入大型袋子里,在现场脱水、固化然后整袋不动地用作回填土或护岸。袋子材料要用植物扎根时可通过的,以期成为植物的生长基土。袋装卵石法:将卵石或现场产出的混凝土弃渣,装入用特殊网制成的袋中。由于具有多孔性,故其水下部分作为鱼类之居栖之所。这些泥土或混凝土弃渣,一般都是作为废弃物处理的,此时作为新型材料加以应用,不仅美化了自然环境,而且减轻了环境负担。
3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人们渴望闲暇时光能尽可能的接近大自然,因此要恢复河道生态,重视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河道综合治理中以生态保护为第一要素,充分发挥河流的娱乐、休闲、景观、环境改善等多项功能,更好地促进人水和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卫明.城市水环境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水务,2001,1.
[2]季永兴,等.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结构探讨[J].上海水务,2001,2.
[3]胡海泓.生态型护岸及其应用前景[J].广西水利水电,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