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颜石晓峰张景华车保云(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阻生智齿拔除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356例不同年龄组的阻生智齿患者,对其进行术中及术后追踪观察,对术中的疼痛度及是否发生根折、术后干槽症、下牙槽N损伤及舌N损伤进行研究探讨;结果阻生智齿未出现症状者,年龄越年轻拔除术后愈合越好;结论阻生智齿拔除的最佳年龄是18~30岁间。
【关键词】阻生智齿拔除最佳年龄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71-01
第三磨牙(即智齿)萌出时,由于颌骨生长发育基本定型,它们最容易因空间不足而阻生,所以被诊断为阻生牙的智齿都应及时拔除,智齿拔除术是颌面外科中比较常见的手术,也是颌面外科领域最小型的手术,但同样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局部及全身心理和生理上的损伤。因此,大部分人往往错过了最佳拔除时间,直到临床出现疼痛等相应症状才要求拔除;阻生智齿拔除的最佳时机应该是什么时候?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希望为智齿拔除的最佳时机提供参考。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选择需要拔除阻生智齿的356例患者,男性139例,女性271例,年龄18~60岁间,平均31.9±9.5岁。
(二)方法:1、所有患者均符合拔牙适应症。
2、将356例患者按年龄分为5组,见表1:
年龄未出现临床症状出现临床症状
20岁以下82
21~3030119
31~401376
41~501447
51~603023
3、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麻醉方法及拔牙方法。
结果
356例智齿拔除病人对术中疼痛度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均进行进行详细记录见表2:
年龄根折干槽症下牙槽N损伤舌N损伤术中疼痛
20岁以下32004
21~30711006
31~401113108
41~501715118
51~602119215
讨论
阻生齿指由于各种原因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无法萌出的牙齿,发生阻生齿最主要的原因是牙弓内牙齿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造成的[1]。智齿(第三磨牙)一般在18岁左右萌出[2,3]。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的精细化,使人类的咀嚼肌,颌骨及牙齿的发育逐渐退化,而它们退化速度各不相同。其中以肌肉最明显,骨骼次之,牙齿更次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下颌与古人类相比,下颌骨长度减少了30%。而牙齿体积仅减少了5~10%[4]。这种退化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智齿(第三磨牙)在萌出时缺乏就位空间,因此易发生阻生而成埋伏牙,或因萌出困难而被牙龈覆盖,形成冠周炎,或因萌出位置不正而与邻牙间发生食物嵌塞导致邻牙或自身损坏。因此,被确诊为阻生的智齿最佳的方法即是拔除。
从本文的调查显示,在使用相同麻醉方法,相同拔牙方法的情况下,术中疼痛的比率在各个年龄组基本相差不多,原因在于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麻药的效果都使患者基本感觉不到疼痛,也有少数患者因情绪紧张等心理因素出现轻微疼痛,这个跟年龄没有太大差别。术中发生舌N、下颌N损伤的比例基本跟年龄没太大关系。术中发生根折的比例以51-60岁年龄组最多见,41-50岁年龄组次之,20岁以下者比例最低,术后出现干槽症的比例也以51-60岁年龄组最高,41-50岁年龄组次之,20岁以下年龄组最低,说明术中发生根折和干槽症的比例因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因为随着年龄增大,骨质钙元素的流失,使颌面骨在其骨质致密性上下降,因此在术中牙齿易发生根折;由于年龄的增大,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有所下降及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较差,术后干槽症的发病率较高,且组织愈合的时间大约需要7~10天时间才能痊愈,而年轻人只需4~5天的时间就可以痊愈。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阻生智齿的拔除,最佳时机在18~30岁之间,不论从拔牙的容易程度,还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还是术后愈合的程度,拔除年龄宜早些为好。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张震康1口腔颌面外科学1第5版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2671
[2]BuiCH,SeldinEB,DodsonTB.Types,frequencies,andriskfactorsforcomplicationsafterthirdmolarextraction[J].JOralMaxillofacSurg,2003,61(12):1379-1389.
[3]PhillipsC,WhiteRPJr,ShugarsDA,etal.Riskfactorsassociatedwithprolongedrecoveryanddelayedhealingafterthirdmolarsurgery[J].JOralMaxillofacSurg,2003,61(12):1436-1448.
[4]KoernerKR.Theremovalofimpactedthirdmolars.Principlesandprocedures[J].DentClinNorthAm,1994,38(2):25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