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在胆道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 2

早期肠内营养在胆道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刘飞

早期肠内营养在胆道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刘飞(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云南曲靖655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6-0107-0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arlyenteralnutriton,EEN)在胆道患者手术后的临床应用经验与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60例胆道术后患者采用喂养泵控制输注营养液进行肠内营养。结果60例患者营养支持期间未发生与手术、护理有关的并发症。结论严格无菌操作,精心护理是预防胆道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更安全、有效、经济地改善胆道术后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胆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护理

Thenurseofearlyenteralnutritioninpatientsafterbiliarytractoperation

【Abstract】ObjectiveToapproachearlyenteralnutriton(EEN)forpatientsafterbiliarytractoperationandwhatcanournrusedo.Methodsixtypatientsafterbiliarytractgetenteralnutritonfromfeedingpumpthatcancontrolthespeedofnutrientfluid.Resultsixtypatientsdidn’thappentotheconplicationfromsurgeryandnurse.Conclusionstrictsterileoperationandcarefulnursingistheimportantmeasuretopreventconplicationafterbiliarytractoperation.Earlyenteralnutritonmayimprovehypothrepsiaafterbiliarytractoperationandthepatientstoberecovered.

【Keywords】biliarytractoperation;earlyenteralnutrition;nuese;approach

肠内营养支持是近代外科的重大进展之一,在胆道外科患者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因胆道手术可引起肠道低灌流和缺血,从而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和吸收能力降低,影响术后早期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和对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1],使术后并发症增加。通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手术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现就我科2007年1月~2007年12月行胆道手术60例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为28~84岁(56.6±5)。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4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7例;胆总管结石11例;胆总管狭窄1例;先天性胆总管扩张1例。

1.2手术方式及鼻胃肠管的放置

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0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叶切除术7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1例;胆肠吻合术5例。本组患者均将鼻胃肠管放置于空肠。

1.3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时机

腹部外科手术后,胃的功能在术后1~2d恢复正常,大肠功能于手术后3~5d恢复正常,而小肠的蠕动、消化和吸收功能在手术后数小时即恢复正常。现代胃肠动力学研究认为在术后24h内给予肠内营养定为“早期肠内营养”较为合理[2]。本组病例均在术后24h(即水电解质平衡、循环和呼吸平稳后)给予肠内营养。

1.4给药方式及剂量

应用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肠内营养剂瑞素,并将手术后引流出的部分胆汁、胃液经过滤后与肠内营养液一并回输,用肠内营养输注泵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和剂量,营养制剂均在每天上午9时开始输注,并于20h内均匀输注完毕。营养支持期间,患者均在术后第2天(POD2)提供所需营养的1/4,POD3提供总量的1/2。POD4-10提供全量营养,营养支持疗程均为8d。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在进行肠内营养前,多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鼻胃肠管及肠内营养,有怀疑和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详细向其解释有关鼻胃肠管的使用目的、注意事项;在实施肠内营养时应先告诉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开始实施肠内营养时常可出现腹胀、腹泻等并发症,有时需要反复尝试才能逐渐适应。应使患者了解,以免其不愿继续应用或出现并发症后产生厌烦心理,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感受和心理状态,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鼓励患者在非输注时间内适当活动。针对不同情况因人施护,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肠内营养及其他治疗。

2.2具体操作方法

建立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登记表,记录手术方式、营养管的放置方法、位置、时间。术后24h开始用喂养泵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营养液一般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浓度从低到高、数量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3]。本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输注营养液,首先用0.9%生理盐水20ml缓慢推注冲洗营养管以试其通畅性,然后输注营养液,浓度为5%~10%,50~500ml/d,速度20~30ml/

h,如患者无不适,可逐天增加量及浓度,3~5d后可增至患者所需营养量(1500~2300kcal/d)。每次输注前后用20ml生理盐水或温开水(40℃左右)冲洗营养管,输注过程中每隔4h冲洗1次,营养液加温至37~40℃为宜。因温度过低可引起患者腹胀、腹泻、肠痉挛等并发症,用输液增温器放置在输注管距离鼻翼30cm左右的位置,营养液输完后患者可携带鼻胃肠管下床.

2.3胃液、胆汁、胰液回输方法

因胃液、胆汁、胰液含有丰富的电解质、消化酶类,丢失过多可造成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可经营养管将引流的胃液、胆汁、胰液回输。将胃液、胆汁、胰液经二层无菌纱布过滤后装于无菌盐水瓶内连接输液器,剪去输液器末端过滤器与营养液经三通管同时输入,输入速度控制在30~40滴/分,温度38~40℃。输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精神状况,有无腹痛、腹泻等。每4~6h过滤1次,夏季及引流量多时1~2h过滤1次,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过滤后的胃液、胆汁、胰液及时输入,输入时悬挂量不宜超过6h用量,余者放置冰箱内2~4℃保存,24h内不能输完者丢弃。观察胃液、胆汁、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如混浊或为脓性、有异味则停止输入。本组患者行胆汁回输46例,平均8.4d,其中18例次出现恶心、腹痛,经减慢滴速或暂停应用、腹部热敷后症状缓解;2例次因腹泻停止回输;胰液回输1例,无不良反应。

2.4营养管堵塞与脱出

常见原因是营养液粘附管壁堵塞,也可由于营养管扭曲过紧所致。临床观察发现,营养液输入速度慢、浓度高时,堵塞较容易发生,需增加冲洗次数。如果经营养管注入药物时,固体药物要充分溶解均匀,注入前后用0.9%生理盐水20ml或温开水冲洗营养管。输入过程中随时观察,发现速度减慢或肠内营养输注泵报警及时查找原因。如为营养液堵塞可用温开水浸泡20~30min,用注射器回吸-冲洗-再浸泡,反复进行。如经处理不能使导管通畅时,则采用专用导丝通管。本组病例中因营养液粘附管壁堵塞3例,其中不完全堵塞1例,完全堵塞2例,用温开水浸泡再通2例,用导丝通管再通1例。输注过程中注意营养管的固定,以防脱出。我们采用吊线法固定鼻胃肠管,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管道固定的重要性,当患者翻身、起床、肢体活动时,防止管道脱

出、扭曲。本组营养管脱出2例,1例在无菌操作下重新放置鼻胃管继续使用,无不良反应;另一例则改口服继续肠内营养。

3结果

60例患者中仅有5例于开始时出现轻度的腹胀、腹泻,经减慢输注速度后症状缓解继续进行肠内营养。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4讨论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知,无论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由于胆道在机体营养吸收和代谢中的重要性,胆道疾病可造成机体多个脏器系统的损害,并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对改善胆道术后患者的疗效有显著作用。我们通过对60例胆道外科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以下优点:①促进肠蠕动;②增进门静脉系统的血流;③促进胃肠激素的释放;④改进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等优点[4]。总之,胆道外科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操作简单、易于护理、安全、有效、廉价,对维护机体代谢平衡,维护组织器管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特别在维护肠粘膜屏障完整性,减少或避免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胆道外科术后患者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之一[5]。

参考文献

[1]HasseJM.Nutritionassessmentandsupportoforgantransplantreci-pients[J].JParenterEnterNutr,2001,25(3):120-122.

[2]BaskinWN.Advancesinenteralnutritiontechniques[J].AmJGas-troenterol,1992,87(11):1547-1549.

[3]倪元红.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患才的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46-47.

[4]黎介寿.营养支持应用于胃肠外科的经验[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3)172-173.

[5]保红平,杨浩雷,高瑞岗,等.腹部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