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治疗急性房颤11例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普罗帕酮治疗急性房颤11例体会

刘建华

刘建华(辽阳县中心医院心内科111200)

【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帕酮治疗急性房颤(初次发作且在24-48小时以内的房颤)的疗效,明确普罗帕酮的适应症、副作用、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入选11例急性房颤患者,其中亚临床甲亢2例,既往有甲亢已治愈4例,外科术后3例,孤立性房颤2例。心电图示房颤,静脉推注普罗帕酮70毫克加入0.9%氯化钠20ML,缓慢约20分钟,30分钟后静脉滴注普罗帕酮140毫克加入葡萄糖或氯化钠中滴注,1.5-2毫克/分。结果9例患者24h恢复窦性心律,2例48h内恢复窦性心律。无心室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呼吸困难等表现。结论普罗帕酮具有明显抑制快钠通道ina,降低0相最大上升速度的作用,对失活状态和激活状态的ina均有抑制作用。同时治疗浓度的心律平可阻滞钾通道ik和钙通道ica-l,并不影响窦房结自律性,但可加重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可延长房室结、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时间,使传导速度减慢,也可延长心房、房室结和心室及旁路的有效不应期,并轻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从而阻断折返,达到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122-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入选11例急性房颤患者,男7例、女4例,

年龄39岁-68岁,合并亚临床甲亢2例,既往有甲亢已治愈

4例,外科术后3例(甲状腺腺瘤摘除2例,食道CA术后1例),孤立性房颤2例。患者均有心悸、气短等症状。心电图显示快速房颤,心率123-168次/分,无st-t改变,均完善血常规、生化、甲功、凝血系列、心脏彩超、肺ct等检查。

1.2治疗方法

常规吸氧、心电监测、静脉缓慢推注普罗帕酮注射液70毫克加入0.9%氯化钠20ML中,约20分钟,30分钟后静脉滴注普罗帕酮140毫克加入葡萄糖或氯化钠中滴注,1.5-2毫克/分。

2.结果

9例患者24h恢复窦性心律,2例48h内恢复窦性心律。无心室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呼吸困难等表现。

3.讨论

心房颤动的形成机制有触发活动、折返,心房电重构、炎症、自主神经系统、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在房颤维持机制中也起一定的作用。一部分心房颤动是由急性可逆性因素导致,如心肌梗死、心脏外科手术、心包炎、急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过度饮酒等。多数患者心房颤动可自行消失。[药物复律主要用于新近发生,特别是48小时以内的阵发性房颤,常用I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要可以复律。2006年ACC/AHA/ESC房颤指南议将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作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的维持窦性心律的起始治疗,将胺碘酮、普鲁卡因、多菲利特作为阵发性房颤的维持窦性心律的二线治疗]1。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作用于希氏―浦肯野系统,具有明显抑制快钠通道ina降低0相最大上升速度的作用,对失活状态和激活状态的ina均有抑制作用,同时治疗浓度的普罗帕酮可阻滞钾通道ik和钙通道ica-l,并不影响窦房结自律性,但可加重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可延长房室结、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时间,使传导速度减慢,也可延长心房、房室结和心室及旁路的有效不应期,并轻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从而阻断折返,达到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的目的。

本组11例急性房颤患者给予普罗帕酮后,均恢复窦性心律,无心室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呼吸困难等表现。但普罗帕酮在临床应用中还要注意:(1)ⅰc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治疗心房纤颤应慎重,两者有重叠药理作用。(2)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应稀释后缓慢进行,必要时应适当延长静脉注射时间及注射间隔时间,用药过程中观察心室率变化及患者全身情况,勿操之过急。(3)静脉予普罗帕酮时,应心电监测,备有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以防急用。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心血管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2009,188